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正文)
為應對清明假期出行高峰,全國鐵路部門啟動為期五天的運輸保障計劃。自4月3日至7日,預計發送旅客8450萬人次,日均1690萬人次,其中4月4日將迎來客流最高峰。此次運輸以探親祭掃、踏青旅遊為核心需求,通過運力優化與特色服務,全力滿足民眾出行期待。
清明假期期間,全國鐵路統籌高鐵和普速資源,日均開行旅客列車超1.1萬列,並採用高峰線運行圖動態調配運力。針對熱門方向及時段,鐵路部門靈活加開夜間高鐵、增配臨時客車、實施動車組重聯運行等措施,進一步釋放運輸能力。主要客運樞紐延長運營時間,確保旅客順暢出行。數據顯示,此次假期客流呈現高位運行態勢,頭尾兩日集中度高,中段以短途出行為主,鐵路部門通過精準調度實現運力與需求的高效匹配。
為契合文旅消費趨勢,鐵路部門推出多樣化主題列車服務。哈爾濱至亞布力「旅拍專列」提供免費攝影體驗;北京S2線等線路以「花海列車」打造春日景觀動線;鄭州局設計中原古都文化游專線;武漢、西安等地加開賞花或祭祖專列;成都至建水的「什邡號」、昆明至麗江的雙層旅遊列車等特色班次,均強化了與景區、住宿資源的聯動服務。這些舉措不僅豐富了出行選擇,更通過沉浸式體驗推動文旅市場復甦,成為激發消費活力的重要抓手。
購票環節引入動態優化策略,根據實時客流調整車票發售節奏,縮短旅客等待時間。針對重點群體,加強老幼病殘孕等特殊旅客的預約響應與綠色通道服務,實現全程引導。在樞紐車站增設安檢通道,120個站點支持便捷換乘,32個站點鐵路出站直連地鐵免安檢。同時協調公交、地鐵加密班次並延長運營時間,構建無縫銜接的「最後一公里」出行網絡。
總結
清明假期鐵路運輸通過運力擴容、服務創新與跨領域合作,有效應對了8450萬人次的龐大客流挑戰。從加開專列滿足文旅需求,到優化細節提升出行品質,此次行動不僅體現了交通基礎設施的服務韌性,更展現了鐵路部門對民眾多元化出行期待的精準響應。未來隨著旅遊經濟持續回暖,類似措施或將成為節假日運輸的常態化亮點,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與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