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關稅政策衝擊下國內肉雞產業鏈的結構性調整
近期,A股市場在整體承壓背景下,雞肉板塊逆勢走強引發關注。面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升級,我國肉雞產業展現出獨特的抗風險能力。數據顯示,2024年白羽肉雞進口量較上年驟降近三成,國產替代進程加速推進,同時產業鏈上下游正通過技術創新和成本優化構建新的競爭格局。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將部分農產品加徵稅率推高至49%,直接衝擊肉類貿易通道。統計顯示2024年我國自美進口雞肉僅占總採購量的6.44%,較2020年的峰值下降超過23個百分點。凍雞爪作為主要品類,其美國市場占有率已從20%以上跌至不足10%,反映出供應鏈多元化成效顯著。
儘管禽流感疫情導致美國家禽產能受限,但國內種源保障體系持續完善。行業數據顯示,通過優化引種渠道,2024年祖代肉種雞引進量保持穩定,法國等非美產區成為重要補充來源。這種供應鏈重構使我國白羽肉雞自給率提升至91%,有效對沖了外部供給波動風險。
關稅調整帶來的連鎖反應在飼料端顯現,豆粕價格4月5日出現每噸百元級上漲。據行業監測,當前肉雞配合料均價維持在1.70元/公斤低位,但原料市場波動可能推高近期生產成本約3%。玉米、大豆等大宗產品進口替代方案的探索,將成為養殖端降本增效的關鍵。
終端市場價格呈現分化態勢:凍雞爪國產化率超90%,庫存壓力限制其跟漲空間;而深加工製品因預製菜市場需求旺盛保持穩定。行業預判56月消費旺季將推動產品均價上浮8%12%,但核心變量仍是國內養殖產能和消費需求的動態平衡。
從種源保障到飼料安全,肉雞產業正在構建全鏈條風險防控體系。進口渠道多元化、本土化育種加速及蛋白原料替代技術研發,共同構成了抵禦外部衝擊的安全網。數據顯示2025年前兩月國產白羽雞肉產量同比增長7.3%,產能利用率回升至82%以上。
總結來看,在貿易政策調整背景下,我國肉雞產業通過供應鏈重構和技術創新展現出較強韌性。儘管短期內飼料成本面臨上行壓力,但國產替代進程加速、消費需求穩步復甦等積極因素持續積累,預計2025年白羽肉雞綜合自給率有望突破93%,形成更具韌性的產業發展格局。未來市場走勢將更多取決於國內供需關係演變及技術創新帶來的效率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