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家電行業巨頭中,美的一舉突破4000億元營收大關的同時,其自主研發的人形機器人樣機已能完成握手、遞物等複雜動作。這家從傳統製造轉型的科技企業正以"效率驅動+創新驅動"雙輪戰略,在智能家居、工業自動化和人形機器人賽道持續領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創立於1968年的美的,如今已成長為橫跨消費電器、新能源、智能建築、醫療健康等領域的全球性企業。2024年實現總營收超4000億元,相當於同期海爾智家的1.5倍、格力電器的2倍,展現出強大的規模優勢與戰略定力。其核心競爭力源於持續的技術投入——近五年研發投入累計超過600億元,研發人員占比達13%,在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等領域的布局已顯成效。
美的於2025年3月首次公開的人形機器人樣機,標誌著其在智能硬體領域邁出關鍵一步。該產品融合了自研的視覺感知系統與高精度運動控制算法,在工業場景中可實現裝配、質檢等複雜操作,家庭場景應用則需進一步突破交互智能與成本瓶頸。相較於單純家電智能化改造(如掃地機器人、烹飪機械臂),人形機器人技術整合了環境理解、多模態交互等更高階能力,被認為是打開萬億級市場的關鍵。
美的的戰略升級始於2017年收購德國庫卡集團。這一耗資300億元的跨國併購不僅補全了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布局,更帶來智能製造領域的技術勢能。通過將庫卡的工業自動化經驗與自身製造場景結合,美的實現了生產線智能化率從45%提升至82%,單位成本下降18%。在消費端,其DeepSeek系列空調等創新產品依託AI算法實現精準溫控,重新定義行業標準。
面對營收規模擴張帶來的管理複雜度攀升,美的通過"簡化促增長"戰略進行系統性改革。將研發資源向核心品類集中——前20%的產品貢獻了80%的收入,並建立跨部門技術中台實現製冷、電控等核心技術共享。組織架構上推行"去中心化決策",一線團隊擁有更大創新自主權,研發周期平均縮短30%。這種動態優化機制支撐著企業在機器人、儲能等新賽道快速布局。
從空調大戰到智能家電普及,美的始終以用戶痛點為技術突破方向。在新能源領域提前5年投入熱泵技術研發,在行業爆發期實現市場份額躍居全球前三;面對人口結構變化,醫療機器人產品線已進入手術輔助、康復護理等細分場景。這種"長期主義+快速響應"的組合策略,使其五年來研發投入轉化率保持28%以上,新產品收入占比提升至41%。
結語:科技生態構建者的新征程
當美的以人形機器人為支點撬動產業變革時,展現的是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典型路徑——用數位化重構效率根基,用核心技術突破價值邊界。從車間裡的工業機器人到家庭中的服務助手,這家走過半個世紀的企業正通過持續的技術疊代與組織進化,在萬億級智能硬體市場書寫新的增長傳奇。其發展軌跡印證著:真正的商業長青,源於在確定性戰略中保持對不確定性的敏銳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