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日,北京亦莊舉辦了一場備受矚目的半程馬拉松賽事,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0家機器人隊伍同場競技。這場賽事不僅是一場人形機器人的速度與耐力較量,更是一次科技與體育深度融合的完美展現。通過這場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我們得以窺見人形機器人技術的最新進展及其在未來應用場景中的潛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此次賽事全程21公里,賽道地形包含平地、坡道,最大坡度≤9°,終點前設置1.5公里直道,轉彎角度≥90°。由於北京剛經歷降雨,部分區域路面濕滑,這為參賽機器人增加了不小的挑戰難度。
從康復醫療到文化傳承,從競技運動到日常服務,參賽機器人展現了多樣化的能力與形態。例如,宇樹四足機器人組成的「狗狗天團」動作整齊劃一,展現了驚人的協同能力;而「小巨人」機器人以哪吒造型萌翻全場,憨態可掬的形象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
最終,來自北京的「天工Ultra」機器人以2小時40分鐘的成績率先完賽,奪得冠軍。這款機器人身高約1.8米、體重約55公斤,搭載了一腦多能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開物」,具備大功率一體化關節和低慣量腿部結構設計,使其在奔跑速度上表現尤為突出。
人形機器人參與馬拉松賽事,不僅僅是對速度與耐力的考驗,更是對機器人在複雜真實環境中的適應能力進行全面驗證。實驗室環境再完美,也無法完全模擬真實世界的複雜性和不可控性。
通過馬拉松賽事,人形機器人在能耗效率、散熱能力、運動算法等方面的能力和優劣勢得以全面暴露。例如,部分機器人在賽道上出現突發狀況,如摔倒後自主起身後繼續比賽,這些場景為技術優化提供了寶貴的數據支持。
作為北京市唯一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亦莊是首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開路先鋒,集聚了全球高端資源要素,並致力於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
近年來,亦莊在機器人產業領域持續發力,已匯集機器人企業110家,形成機器人全產業鏈體系。到2025年,預計規上工業企業機器人密度將達到360台/萬人,產值規模達到100億元,形成要素集聚、創新活躍的機器人產業綜合集聚區。
此次賽事的舉辦,不僅展示了亦莊在機器人領域的深厚積累,也為未來人形機器人技術的進一步突破提供了重要契機。
此次「人機共跑」不僅是一場技術展示,更是一次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向新、產業向實發展的實踐探索。通過賽事,各參賽隊伍能夠深入了解自身技術的短板,驅動人形機器人加速進化。
例如,冠軍機器人「天工Ultra」在比賽中更換了3次電池,驗證了其無線領航技術在跟隨導航和長程路徑規劃方面的可行性。同時,比賽也暴露出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如能源利用效率和電池續航能力的提升空間。
總結來看,此次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事,不僅展現了人形機器人技術的最新成果,也為未來應用場景的拓展提供了重要參考。隨著人形機器人技術的不斷突破,其在巡檢、安防、配送等領域的應用潛力將得到進一步釋放。這場賽事不僅是對人形機器人技術的一次大演練,更是對未來產業發展的有力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