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餐飲 資訊詳情
餐飲品牌如何在風口褪色後實現突圍?
 餐飲 2025-03-27 23:50:39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餐飲行業經歷了從「風口神話」到「理性回歸」的轉變。曾經風靡一時的網紅品牌,如今正面臨市場飽和、消費者需求變化和競爭加劇的多重挑戰。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找到新的增長點,成為餐飲品牌亟需解決的問題。從轉型到創新,從流量爭奪到能力建設,餐飲品牌正在通過多種方式尋找突圍之路。

  一、放棄「網紅」標籤,重塑品牌定位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餐飲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曾經憑藉「黃金花膠雞鍋底+港式復古裝修」迅速走紅的行運打邊爐,高峰期單店日翻台率突破8次,甚至出現消費者支付「代排費」的現象。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這一品牌選擇關閉最後一家門店,並通過全新形式重新亮相。原址變身為「行運海鮮食集」,以「海鮮自選+鍋底DIY」模式重構消費場景,人均消費從250元降至150元左右。

  這一轉型並非簡單的品牌更替,而是對市場趨勢的主動適應。餐飲品牌需要不斷調整產品和服務,以更貼近消費者需求的方式重新定位。放棄「網紅」標籤,並不意味著放棄品牌,而是通過創新和優化,讓品牌以更可持續的方式發展。

  二、從「排隊神話」到「理性經營」

  行運打邊爐的興衰,是餐飲行業「風口經濟」的縮影。曾經憑藉細分賽道和精準定位迅速崛起的品牌,如今面臨市場飽和和消費者熱情分散的挑戰。類似的故事在餐飲行業屢見不鮮:喜茶從「一杯難求」到茶飲店遍地開花,哥老官通過自助模式嘗試低價引流,墨茉點心局從創下7.5小時排隊紀錄到多地門店撤場,糟粕醋火鍋、淄博燒烤等現象級品類迅速退燒。

  這些案例表明,依賴品牌紅利吃老本的時代已經過去。餐飲品牌需要從「排隊神話」轉向「理性經營」,通過創新和差異化定位,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三、從流量爭奪到能力建設

  餐飲行業的真正較量,始於流量紅利退散之時。轉型不是簡單的「降價促銷」,而是通過多維戰略重構競爭壁壘。在門店形態上,快閃店、衛星店、外賣店、店中店、聯名主題店等新型店型不斷湧現,成為品牌差異化競爭的關鍵。同時,不少品牌打破傳統品類邊界,通過多品牌策略或跨界組合,形成互補效應。

  例如,一些品牌通過「茶飲+烘焙」「咖啡+輕食」「火鍋+甜品」等形式搭配出圈,而「現炒現做」「明廚亮灶」等特色也成為吸引消費者的重要手段。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品牌的差異化競爭力,也增強了消費者的體驗感。

  四、創新與差異化是核心競爭力

  在風口疊代的背景下,餐飲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在於持續創新和差異化品牌定位。企業應緊跟市場趨勢,同時深入挖掘品牌特色和文化屬性,滿足未被滿足的用戶需求。通過靈活調整產品線,及時跟進流行趨勢,品牌可以在變化的市場中保持活力。

  此外,餐飲企業還應注重管理和運營效率,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在當前環境下,只有通過不斷創新和優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優勢。

  總結

  餐飲行業正從「風口神話」走向「理性經營」,品牌需要放棄對短期流量的依賴,轉向長期能力建設。通過重塑品牌定位、創新產品和服務、優化運營效率,餐飲品牌可以在變化的市場中找到新的增長點。從「排隊神話」到「理性經營」,從流量爭奪到能力建設,餐飲行業的未來屬於那些能夠持續創新並適應市場變化的品牌。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餐飲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