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8日,A股市場整體呈現震盪格局,滬指盤中窄幅波動,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則表現疲軟,北證50指數更是下跌近2%。市場情緒較為低迷,超過4100隻個股收跌。截至收盤,滬指微跌0.2%,報3288.41點;深證成指下跌0.62%,報9855.2點;創業板指下跌0.65%,報1934.46點;北證50指數下跌1.78%。滬深北三市合計成交額達10770億元。盤面上,地產、食品飲料、農業、汽車、醫藥、釀酒等板塊表現不佳,而銀行板塊逆市上漲,算力和PEEK材料概念則表現活躍。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地產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地產板塊在28日的交易中表現疲軟,成為拖累市場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期,市場對地產行業的政策預期較為謹慎,疊加行業基本面尚未明顯改善,導致資金對該板塊的參與度下降。與此同時,食品飲料、農業、汽車、醫藥、釀酒等板塊也普遍走低,反映出市場整體風險偏好較低。
在市場整體低迷的背景下,銀行板塊逆市上揚,成為少數表現亮眼的板塊之一。銀行股的走強可能與市場對低估值板塊的防禦性需求有關。此外,算力和PEEK材料概念也表現活躍,顯示出資金對科技和創新材料的關注度持續提升。這些板塊的活躍表現,為市場提供了一定的結構性機會。
從宏觀層面來看,當前貿易戰仍處於僵持階段,國內政策以試驗和預防性措施為主,既沒有強刺激也沒有妥協式協議。在此背景下,中長期維度下,三大高確定性趨勢成為行業選擇的重心:首先,中國科技自主可控的認可度、必要性和確定性進一步加強;其次,歐洲在國防、基建、能源和工業等領域的需求預計將開始增加;最後,中國與非美市場的貿易和技術合作料將進一步加強。這些趨勢為投資者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從市場節奏來看,4—5月可能是一輪籌碼出清後的交易型機會。待下半年中美經濟和政策周期同步後,到2026年美國中期選舉前,將是基於基本面邏輯進行配置的最佳時間窗口。屆時,核心資產有望明顯占優,為投資者帶來更為穩健的回報。
總體來看,28日A股市場在震盪中分化明顯,地產等傳統板塊承壓,而銀行、算力等板塊則逆市走強。中長期來看,科技自主可控、歐洲需求增長以及中國與非美市場的合作深化,將成為市場的重要驅動力。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市場節奏變化,把握下半年可能出現的配置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