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5月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召開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組首次全體會議,標誌著新一輪食品安全法治監督工作全面啟動。此次行動旨在通過強化法律實施效能,推動構建更嚴密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食品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根據部署安排,本次執法檢查將系統梳理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在各地落實情況。會議要求聚焦法律執行中的薄弱環節,重點排查重點領域風險隱患,確保監管鏈條無縫銜接。通過建立問題清單和整改台帳,推動形成「檢查—反饋—改進」的閉環工作機制,為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提供法治支撐。
會議強調要以問題為導向深化法律實施效果。針對當前食品生產流通環節存在的區域性風險、新業態監管空白等問題,要求監管部門加強源頭管控與全程追溯能力建設。特別指出需壓實地方政府屬地責任,通過完善跨部門協同機制和智慧監管平台建設,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精準防控。
在法治實施層面,會議提出三個核心要求:一是強化風險管理意識,建立科學的風險評估與預警體系;二是提升執法規範化水平,確保處罰裁量標準統一;三是暢通社會監督渠道,推動形成政府主導、企業主責、公眾參與的共治格局。通過法律執行效能的整體提升,力爭將食品安全合格率穩定在更高水平。
此次執法檢查不僅是一次專項督查行動,更是完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的重要契機。會議要求各地區各部門以此次檢查為契機,深入排查制度漏洞,加快修訂配套法規標準,同時加強執法人員專業化培訓。通過法治手段與技術賦能的雙重驅動,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社會滿意度。
本次執法檢查工作的全面展開,彰顯了國家維護食品安全底線的政治決心。通過系統性法律實施監督和治理機制創新,必將進一步築牢從田間到餐桌的安全防線,為保障公眾健康權益提供更堅實的法治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