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受全球主要經濟體之間貿易緊張局勢緩解的積極影響,國際資本市場在5月12日迎來顯著變化。債券市場遭遇拋售潮,美歐多國國債收益率大幅攀升;股市則呈現普漲態勢,亞太、歐洲及美國股指均錄得明顯漲幅。原油價格同步走高疊加美元指數強勢反彈,共同構成了當前複雜的全球金融圖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貿易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投資者對貿易爭端緩和的預期導致避險資產需求驟減,全球主要經濟體國債收益率集體飆升。美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單日跳漲11.1個基點至3.994%,創年內最大單日漲幅;10年期德債收益率上行7.8個基點至2.631%。義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的中期債券遭受更劇烈拋售,其中2年期意債收益率攀升至2.147%。日本國債市場同樣未能倖免,其10年期收益率單日大漲10.3個基點突破1.45%,創下年內新高。
亞太地區成為反彈先鋒,香港恒生指數收復關鍵關口至23549.46點,科技板塊領漲帶動恒生科技指數飆升5.16%。日經225指數溫和上揚0.38%,韓國綜合股價指數漲幅達1.17%。歐洲股指早盤普遍走高,泛歐斯托克600指數開盤上漲0.7%。美國三大股指期貨預示強勁走勢,納斯達剋期貨最高漲幅達3.6%,標普500和道指期貨分別上漲2.8%和2.3%,顯示投資者對貿易局勢改善的樂觀預期。
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突破每桶65美元大關,較前一交易日上漲2.3%,WTI原油漲幅亦達2.4%。ICE美元指數強勢攀升1.3%至101.63點位,創本月新高,反映出市場對避險貨幣的持續需求與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下降後的匯率調整。
投資者將密切關注即將發布的美國通脹指標和零售銷售數據,以評估貿易政策調整對實體經濟的實際影響。4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將於周二公布,周四還將披露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及零售銷售報告,這些關鍵指標將成為市場下一步走勢的重要指引。
美國財政部當日完成1440億美元短期國債發行,包括760億美元的13周債券和680億美元的26周債券。此次融資操作在收益率快速上升背景下進行,凸顯政府財政管理與市場波動之間的動態平衡。
綜上所述,貿易局勢緩和帶來的風險偏好回升已成為驅動5月12日全球市場的核心因素。債券市場遭遇系統性拋售的同時,股市、大宗商品及美元匯率呈現協同上漲態勢。隨著後續經濟數據的發布,投資者將更清晰地觀察到貿易政策調整對各經濟體的實際傳導路徑,這可能為未來數周的市場波動提供新的方向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