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作為上海首個獲評「上海品牌」的科技類活動,2025年上海科技節將於5月17日至31日舉行。以「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本屆科技節通過六大核心板塊推出近2000場專題活動,聚焦弘揚科學家精神、培育青少年科學思維以及展示國際科創中心建設成果三大方向,為公眾打造一場覆蓋全城的科技創新盛宴。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科學紅毯秀」作為上海科技節的核心亮點,今年首次迎來人形機器人與科研工作者同台亮相。XR(擴展現實)技術將實時融合嘉賓動作與創新成果場景,如「大腦宇宙」和「極光幻境」,讓觀眾沉浸式感受科研精神的閃耀。值得關注的是,去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中由上海牽頭或參與的五大項目核心團隊成員將以方陣形式登場。此外,普通市民首次獲得紅毯體驗資格,體現「人人皆可參與創新」的城市科創理念。
本屆科技節特別強化青少年科學思維培養,通過56家重點實驗室及大科學設施開放日、48家科普基地優惠活動等舉措,將抽象知識轉化為可觸摸的體驗。例如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上海市智能製造及機器人重點實驗室等前沿科研場所首次對公眾敞開大門,讓青少年在真實科創場景中激發探索熱情。
作為展現上海科創實力的核心窗口,科技節開幕式當天同步舉辦第四屆上海科技傳播大會。延續「創新·傳播·融合」主題,大會將發布2025年科技傳播「領航計劃」,推動國際科技傳播資源對接。通過專題展覽、學術論壇等形式,集中展示上海在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領域的突破性成果,彰顯國際科創中心建設階段性成就與未來願景。
本屆科技節打破傳統科普邊界,2000場專題活動覆蓋科研院所、企業展廳及社區空間。除重點實驗室開放外,賽事板塊引入AI創意賽等新型比拼形式,媒體科普板塊則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擴大傳播半徑。這種立體化布局不僅讓科學觸手可及,更構建起「全民參與創新」的城市生態。
本屆上海科技節以人形機器人為象徵,在紅毯上勾勒出未來科創的無限可能;通過科學家精神傳承與青少年培育雙輪驅動,夯實城市創新根基;藉助國際科創中心建設成果的全景展示,向世界傳遞上海在科技創新領域的自信與擔當。這場持續15天的科技嘉年華,既是技術突破的集中檢閱,更是全民共享科學之美的價值實踐,在「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下,為城市注入持久創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