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管理 資訊詳情
家政服務提質擴容:破解供需矛盾的多元探索
 家政 2025-05-12 11:20:57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人口結構變化與消費升級,家政服務需求持續增長。然而,優質供給短缺、職業化水平不高、供需匹配困難等問題依然制約行業發展。數據顯示,我國家政從業人員已超3000萬人,行業規模突破1.1萬億元,但消費者對"放心保姆"的期待與現實仍存差距。各地通過勞務品牌建設、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完善等舉措,正在探索破解發展瓶頸的有效路徑。

  一、家政服務行業面臨結構性矛盾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家政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當前家政市場呈現供需失衡與質量參差並存的局面。一方面,月嫂、育兒師、養老護理員等細分崗位需求旺盛,但專業人才缺口顯著;另一方面,從業人員流動性高、技能水平不統一等問題導致服務質量不穩定。消費者普遍反映"優質服務難尋",部分家庭在僱傭過程中遭遇溝通障礙或操作不當風險。例如母嬰照護中輔食搭配不合理、失能老人護理手法欠規範等案例屢見不鮮。

  二、規模化培訓提升服務供給質量

  針對行業痛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多部門啟動專項培訓行動,計劃20252027年每年培養150萬人次家政服務人才。通過"標準化+分層次"的培訓體系,重點強化母嬰護理、養老照護等核心技能模塊。某勞務品牌基地數據顯示,經過系統化培訓後,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率提升至80%以上,客戶滿意度顯著提高。這種"理論教學+實操考核"模式有效提升了從業者專業素養和職業穩定性。

  三、勞務品牌建設打通供需兩端

  各地依託區域特色打造家政服務勞務品牌,形成"培訓—就業—評價"全鏈條服務體系。例如某知名品牌通過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認證體系,將初級到高級的課程模塊與市場需求精準對接,並配套心理輔導、崗位回訪等支持措施。數據顯示,該品牌近三年累計開展培訓超16萬人次,從業人員平均收入較行業平均水平高出30%。同時,勞務品牌積極拓展跨區域合作,如通過"智慧家政平台"實現訂單管理、信用評價線上化,有效提升服務效率和供需匹配精準度。

  總結來看,破解家政服務發展瓶頸需要多方協同發力:既要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建設,也要完善行業標準與監管機制;既要培育專業化勞務品牌增強供給質量,又要搭建數位化服務平台優化消費體驗。隨著政策支持持續加碼和社會認知逐步改善,家政服務業有望實現從"剛需市場"到"品質經濟"的轉型升級,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多元化需求。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家政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