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監管部門對京東、美團、餓了麼等平台企業的約談,標誌著持續數月的外賣"價格戰"進入關鍵轉折期。在即時零售市場規模突破萬億門檻的關鍵節點,這場涉及消費者權益、騎手保障與商家生存的博弈,正推動行業從粗放競爭轉向生態協同的新階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外賣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自2024年初京東以"零佣金+社保補貼"策略切入外賣市場以來,行業競爭呈現白熱化態勢。數據顯示,美團閃購三季度日均訂單量突破1000萬單,而京東外賣一季度宣布即將衝擊2000萬單目標。平台間通過補貼爭奪的不僅是用戶流量入口,更是對即時零售生態話語權的戰略卡位。不同於十年前的人口紅利競爭,當前競爭焦點轉向供應鏈整合能力與用戶體驗深度綁定。
美團依託覆蓋3.2億用戶的本地生活矩陣(含大眾點評內容生態),構建起"餐飲+商超+藥品"的全品類即時履約網絡。其2024年Q3披露的1600萬單峰值,印證了供應鏈末端的響應效率優勢。而京東通過整合達達物流體系,在倉儲節點布局與B端商家資源上形成差異化競爭力。但即時零售對區域化庫存預測精度的要求,仍需平台在數位化運營層面持續投入。
面對監管要求與市場變化,各平台開始調整策略重心。京東宣布為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舉措,既回應社會關切又建立合規標杆;美團同步推出騎手保障計劃,則凸顯行業頭部企業的責任共識。數據顯示,2024年Q1新業務板塊收入增長18.1%的京東,正將外賣定位為連接3C電商與社區服務的戰略樞紐。這種生態協同效應,或將重塑零售業的成本效率體驗鐵三角。
約談釋放的政策信號表明,惡性競爭已讓位於系統治理框架。當平台開始關注騎手權益保障、商家佣金減免等深層議題時,行業正在構建更可持續的價值循環。數據顯示美團外賣市占率雖達65%,但其閃購業務23%的同比增長證明,差異化服務比單純補貼更具生命力。未來競爭焦點將轉向海外市場拓展(如美團計劃在巴西投資10億美元)與AI技術驅動的服務創新。
總結:
隨著監管框架的確立與平台戰略重心轉移,外賣行業正從"價格戰"泥潭中突圍,在騎手權益保障、商家共生生態構建、供應鏈效率優化三個維度開啟新賽道。當成本控制與用戶體驗不再對立,即時零售的真正價值將通過技術賦能與社會責任實現雙重釋放。這場始於補貼的價格博弈終章,或將為全球數字經濟治理提供中國式解決方案的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