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水電 資訊詳情
全球壩工技術協同創新:中國水電引領綠色能源發展新紀元
 水電 2025-05-20 09:34:13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國際大壩委員會第93屆國際研討會召開之際,來自85個國家的2000餘名行業代表齊聚成都,共同探討水庫大壩建設與運維的前沿方向。會議聚焦水電技術創新、數字孿生應用及生態協同發展等議題,充分展現了中國在全球水利水電領域的引領作用。作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生產國和水庫大壩技術強國,中國通過一系列世界級工程實踐,為破解資源調配、氣候適應與生態保護難題提供了重要範式。

  一、四川治水智慧與現代技術融合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

  四川憑藉獨特的地理優勢,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持續傳承並創新中華民族的治水智慧。依託長江流域豐富的水資源網絡,大壩工程在區域防洪減災、清潔能源供給及生態系統保護等領域發揮著戰略支點作用。當前,四川正以成都為樞紐,將歷史積澱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技術路徑。例如,通過優化水庫群聯合調度系統,有效提升流域水資源配置效率,同時保障珍稀魚類洄游通道暢通,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

  二、數字孿生賦能水庫大壩建設 邁向智能化運維新階段

  數字孿生技術正成為推動水庫大壩行業現代化的核心引擎。通過構建物理工程與虛擬模型的實時映射系統,管理者可精準模擬極端天氣下的風險場景,提前制定應對策略。這一技術不僅提升了工程安全係數,還顯著增強了綜合效益——既能優化水電站發電效率,又能動態調整灌溉供水量以緩解乾旱壓力。未來,全球業界需進一步凝聚共識,推動數字孿生標準體系與國際協作平台建設,共同提升水庫大壩的智慧化運維水平。

  三、水電創新突破助力能源轉型 構建韌性國家水網體系

  中國通過攻克高壩抗震設防、超深覆蓋層地基處理等世界級技術難題,在水電領域取得多項里程碑式成就。目前建成的世界最高混凝土雙曲拱壩(錦屏一級)、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三峽白鶴灘工程群)等,不僅為全球提供了可再生能源占比超過15%的中國方案,更展現了大壩工程在長時儲能、電網調峰等方面的獨特價值。國家水網建設戰略則通過統籌防洪、供水、發電等功能,形成跨流域精準調度網絡,顯著提升了極端氣候下的水資源韌性。

  四、多維協同構建人水和諧未來圖景

  此次會議揭示了水庫大壩發展的三大趨勢:技術創新與生態保護的深度融合、數位技術驅動的管理革新、以及全球合作推動的標準共建。截至2023年,中國已建成各類水庫9.8萬餘座,在保障糧食安全、支撐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等方面持續發揮支柱作用。面向未來,通過強化國際合作並推廣綠色建造理念,大壩工程將從傳統水利設施升級為賦能可持續發展的超級基礎設施集群,為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提供關鍵支撐。

  此次國際研討會不僅彰顯了中國在水電領域的技術話語權,更勾勒出全球壩工行業邁向智能化、生態化與韌性的新藍圖。隨著數字孿生、清潔能源耦合等關鍵技術的突破性應用,水庫大壩工程必將在保障水安全、推動能源轉型和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最終實現「江河安瀾、人水共生」的美好願景。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水電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