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機械 資訊詳情
無人機賦能中國低空經濟新賽道:2024民航發展數據透視
 無人機 2025-05-23 12:40:21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航空運輸持續復甦的背景下,中國通用航空與無人機產業正成為推動低空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無人機註冊量突破217萬架,操控員執照持有者超24.7萬,低空經濟規模預計將在2025年邁入萬億級市場。這一系列數據不僅折射出產業發展的蓬勃態勢,更為未來十年的產業升級描繪了清晰路徑。

  一、通用航空基礎建設加速推進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無人機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指出,截至2024年底,傳統通用航空企業數量達760家,較上年淨增70家;在冊航空器總量3232架,教學訓練用機占比近四成(1252架)。全國通用機場總數突破475個,其中A類機場172個,基礎設施網絡化布局進一步完善。儘管全年飛行時長微降至134.1萬小時,但產業規模化發展根基持續夯實。

  二、無人機運營體系實現跨越式增長

  中國民航局數據顯示,無人機領域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2024年底持有運營合格證的單位達19,979家,其中華東地區以5397家領跑全國;註冊用戶總量激增至161.9萬個,較上年新增80.4萬。值得關注的是,企業法人用戶占比約6%,個人愛好者構成主體力量。全行業無人機保有量達到217.7萬架,同比增長近一倍。

  三、低空經濟生態鏈加速成型

  從飛行數據看,2024年無人機累計作業時長突破2666.7萬小時,較上年增長15.4%。與之呼應的是,民航局預測到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將達1.5萬億元,至2035年有望突破3.5萬億元。這一增長軌跡印證了無人機在農林植保、物流配送、應急救援等領域的應用深化,以及通航服務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耦合。

  四、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形成良性循環

  在專業能力建設層面,全國已累計頒發27.33萬本無人機操控員執照,有效持證率達90.5%(24.73萬)。隨著"機-證-人"體系的完善,專業化運營與合規管理正成為行業規範化發展的雙輪驅動。這種人才儲備趨勢為低空經濟向規模化、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五、區域協同推動產業空間重構

  從區域分布看,華東(5397家)、中南(4218家)和華北(3000家)三區無人機運營單位數量占全國總量近七成。這種集聚效應既反映了經濟發達地區對新技術的接納速度,也為跨區域協同創新、資源要素流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本文通過解析最新行業數據可見,中國低空經濟已構建起"基礎設施-市場主體-專業人才-應用場景"的完整閉環。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和技術疊代加速,無人機產業與通用航空協同發展將催生更多新業態,為經濟增長注入持久動能。到2035年實現3.5萬億元市場規模的目標,正沿著清晰的技術路線穩步邁進。(註:本文數據均來自中國民航局公開發布的《2024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無人機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