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多家機構的預測,2016-2017榨季國內食糖缺口高達550萬噸左右。業內人士表示,在食糖缺口較大的情況下,食糖價格仍存上漲空間。
在國內外糖價聯袂上行的大背景下,國內大型糖企悄然拉開了糖業併購的帷幕,其中中糧屯河、南寧糖業和貴糖股份3家上市國企的表現尤為搶眼。
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國內糖價步步高升,鄭糖指數自5500點漲到了當前接近7000點附近。
2016年11月21日,中糧屯河發了更名公告,擬將公司名稱變更為中糧屯河糖業股份有限公司。而伴隨著更名、修改公司章程等議案同時發布的,還有一則公司受讓廣西永鑫華糖集團有限公司55%股權的框架協議的公告。而這也是中糧屯河年內第三起聚焦糖業的大手筆動作。
對於一年內發起3次併購的初衷,中糧屯河黨委書記、董事長夏令和表示,2016年以來的三個併購,是根據「以國內生產為主、進口為輔」國家食糖供給整體戰略制定的中糧集團糖業十三五規劃的具體落實舉措,增強了食糖產業鏈的基礎能力。這三個併購的實施,是中糧屯河長期對廣西糖業、港口煉糖業務密切關注、不斷推進的結果,是在糖業戰略指導下,審慎研究後實施的。併購完成後,中糧屯河將加強商業模式的優化,秉承「夯實農業基礎、實現精益生產、打造系統貿易、構建強大銷售、築造優秀品牌」的戰略舉措,進一步調整內部業務邏輯,提升服務三農、把握市場、滿足客戶的能力,成為中國食糖產業的主力軍。
在經歷了連續五個年度的供需過剩之後,國際糖市在2015/2016年度首次出現供需缺口,低迷多年的糖價終現回升。糖和許多大宗商品一樣,其價格周期一般為6到8年,基本遵循「漲三、四年,跌三、四年」的原則。海通證券的研報顯示,以2007年為界,國際糖價基本經歷了一個完整周期,即從2007年初開始一路上揚,2011年原糖達到30美分/磅以上的高位,之後一路下跌,到2015年末觸底,之後逐步回升,2016年上半年上漲至21美分/磅的上方。
在國內市場,廣西糖網的白糖現貨歷史數據顯示,國內食糖價格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持續走低,2014年跌到歷史低點約4000元/噸左右,2015年初開始新一輪攀升,糖業出現扭虧為盈。2016年,國內糖主產區白糖現貨報價從年初的5500元/噸左右,上漲至目前的6500元/噸左右。
國內產量方面,2016年11月初召開的全國食糖產銷工作會發布的消息稱,2015/16榨季,全國食糖產量870萬噸,創下15年來新低,成為國內糖價在2015年觸底反彈的一個契機。本次會議預計,2016/17榨季全國食糖產量有望小幅增長至950萬噸左右。目前,我國每年白糖消費量約1500萬噸,產需缺口達到550萬噸左右。
期貨市場上,白糖1701主力合約從2016年9月2日的階段性歷史低點6142元/噸一路上揚,在11月11日創出階段性歷史高點6940元/噸。雖然隨後幾天出現調整,11月18日夜盤收於6770元/噸,但在國內外白糖均出現供需缺口的背景下,白糖價格繼續維持高位運行是市場較為一致的預期。不過,需提醒的是,國儲糖拋儲和商務部對進口食糖進行保障措施立案調查結果均將對白糖價格產生較大影響。
對應於糖價的下行走勢,中國製糖行業2012年至2014年經歷了3年深度虧損,不少企業舉步維艱,糖業併購時有發生。隨著糖價2015年觸底反彈,糖業併購大潮日趨澎湃,其中尤以中糧屯河、南寧糖業和貴糖股份3家上市國企的表現特別搶眼。
戰略定位「國際一流大糖商」的中糧屯河21日公告,公司18日與廣西永鑫華糖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永鑫華糖」)大股東簽署受讓永鑫華糖55%股權的框架協議,並擬更名為「中糧屯河糖業股份有限公司」。中糧屯河表示,永鑫華糖55%股權對應的糖年產量約53萬噸。目前,中糧屯河糖年產量約55萬噸,此次併購相當於再造一個新的中糧屯河。
上證報記者梳理中糧屯河的糖業整合業務發現,中糧屯河已闖出了一條「內外兼顧」的併購之路。對內,中糧屯河大股東中糧集團在本輪國企改革啟動之初即被國務院國資委納入首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中糧屯河通過收購、託管等方式,陸續將中糧集團旗下的食糖相關資產納入上市公司,如2013年收購中糧集團旗下食糖進出口業務相關資產,2015年託管併入中糧集團旗下華孚集團食糖相關業務,並於2016年公告收購原華孚集團的7個糖庫資產,未來中糧集團其他糖業資產注入可期。
對外,中糧屯河積極探索擴張路徑,不斷「攻城略地」。2016年,公司成功競拍了廣西永凱左江糖廠,收購了營口北方旗下營口太古精煉糖廠51%股權。9月,中糧屯河發布定增預案,擬募集不超過17.33億元,用於甘蔗糖技術升級改造及配套優質高產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設項目、甜菜糖技術升級改造項目以及補充營運資金。自此,中糧屯河已經形成從上游原料基地到國內食糖壓榨、國外原糖採購,並延伸至食糖精煉、物流倉儲的全產業鏈模式,預計未來3到5年其食糖經營量將達到500萬噸的規模。其中,自產糖銷售150萬噸,貿易糖250萬噸,精煉糖100萬噸。受益於高糖價,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3.32億元,同比增長逾3倍,創造了公司上市20年以來的最佳業績。
A股另外兩家糖業公司南寧糖業、貴糖股份的併購「組合拳」同樣精彩。2015年以來,南寧糖業先後收購了廣西永凱糖廠和廣西環江遠豐糖業有限責任公司股權,並參股設立南寧糖業產業併購基金。該基金已邁出併購的第一步:擬收購英糖在廣西的4家公司股權。而貴糖股份則在2015年10月到2016年1月期間停牌籌劃收購廣西永凱糖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賓陽黎塘分公司整體資產和負債以及崇左市永凱左江製糖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雖最終因故終止,但在業內看來,其外延擴張的意願表露無遺。
在糖價回升的背景下,製糖業開始扭虧為盈。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製糖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分析認為,對於國內食糖企業來說,除了糖價上漲帶來的直接受益外,國家對進口食糖政策的趨緊給國內製糖企業帶來不小的市場空間。
在分析師看來,國內對進口糖的保護措施一旦被商務部裁定通過,將給國內糖企的銷售騰出更多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