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艇 內容詳情
2015年遊艇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遊艇 2015-04-24 15:44:02

  中國遊艇和濱水休閒產業在應對低谷期時準備不足,暴露了許多缺陷及弱點,不得已進入痛苦、艱難而又必須經歷的轉型期。國際市場萎縮,國內社會風氣整肅,遊艇旅遊發展遲緩,給遊艇企業帶來了諸多困擾。

  發展遊艇和濱水休閒產業需要符合市場運行規律的健康消費理念。專家表示,習慣用別人的錢去消費轉變為從自己口袋掏錢消費,市場就能健康;遊艇和濱水休閒不再是奢華的代名詞,市場就能興旺。隨著消費能力的提高,更多人參與遊艇和濱水休閒活動,是國民生活品質提升的體現。

  遊艇商博納多中國的市場經理金嘉懿感慨,「中國遊艇市場近年來發展快速,富豪消費開始由豪車向豪華遊艇轉化。國外遊艇市場的逐步飽和也讓很多國際遊艇品牌加速進入中國。」

  小型艇領跑市場

  水上文化在中國尚未普及,目前遊艇在中國大部分是海上巡防等公務用途。不過近兩年,小型遊艇的大量引進讓這一局面開始鬆動。

  據遊艇供需分析報告了解,8米以下小型船艇在中國市場受到更多私人及家庭消費者的關注。

  美國船舶製造商協會(NMMA)總裁Mr Thom Dammrich認為:「在美國,私人船艇並非是炫富和攀比身價的工具,更多被看作中產階級及以上家庭的休閒娛樂工具。小型船艇在中國的比例大幅提升,這是順應遊艇行業自身發展趨勢的表現。」

  加拿大龐巴迪旗下的動力運動品牌BRP的負責人表示,「在上海國際遊艇展的幾天,我們在摩托艇、山地車等小型產品上銷量很好,有企業主一次性購買了12種不同款式的產品,他們覺得5-18萬左右的價位很好接受。」

  他談到,「目前客戶不僅有企業家,政府每年也會有一定的訂單,一年下來一共可以賣出400部左右的產品。」

  在被問到保養維護方面的問題時,BRP品牌銷售經理表示,「我們的產品一年下來停靠費加保養費大概5000元,這還包括定期舉辦的活動參與費,可以說非常實惠。不過目前在停靠地點以及可以使用的空間上的確有較多限制。」

  新選手接連入場

  德國遊艇廠商巴伐利亞 (Bavaria)遊艇2015年首次進入中國,並在上海成立了其亞洲區的總代理。與義大利、法國等地生產的動輒上千萬元的奢華遊艇不同,他們將產品定位在100-300萬人民幣的中產階級家庭休閒艇上。巴伐利亞華東區銷售經理許楷寧認為,高性價比的休閒艇才是中國市場目前最需要的,也最有市場前景。不過,他坦言,46%的關稅等客觀限制因素增加了迅速打開中國市場的難度。

  「相比已經較為成熟的香港市場,中國遊艇行業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巴伐利亞香港的負責人向騰訊財經表示,「此前我們的遊艇要想進入中國大陸很多都是通過香港代理的,不過隨著今年在上海設立中國總部,我們將直接向歐洲提交訂單。」他表示,中國遊艇市場的前景比較樂觀,一些地區像三亞、上海等都已有市場基礎。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遊艇相關研究報告
遊艇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