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水運 資訊詳情
中國郵輪產業邁向新高度: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花城號」實現塢內起浮
 郵輪 2025-04-29 11:36:07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郵輪產業正迎來新的里程碑。4月28日,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花城號」在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順利實現塢內起浮,標誌著中國船舶工業在大型郵輪設計建造領域取得重要突破。這一進展不僅為2026年底的完工交付奠定了堅實基礎,也進一步推動了中國郵輪產業鏈的完善和本土化進程。

  一、塢內起浮:建造效率與品質的雙重提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郵輪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愛達·花城號」的塢內起浮是郵輪建造過程中的關鍵節點。與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相比,「愛達·花城號」在建造效率上實現了顯著提升。從入塢總裝搭載到首次起浮,用時縮短了1個月,項目總目標工時降低了20%,同時利用57.2%的實動工時完成了超70%的項目整體進度,較首制船同期提升了12%。此外,全船起浮重量增加了3654噸,建造效率和起浮完整性均有了巨大提升。

  這一成就的背後,是對首制船設計建造全過程的總結反思和消化吸收再創新。通過大量新技術的應用和創新工藝工法的實施,「愛達·花城號」的建造效率和品質得到了強有力的支撐。這不僅展示了中國船舶工業在大型郵輪建造領域的實力,也為未來更多國產郵輪的建造積累了寶貴經驗。

  二、產業鏈本土化:推動郵輪配套產業集群建設

  郵輪產業被譽為「漂浮在海上的黃金產業」,其設計建造對相關產業鏈有顯著的推動作用。作為中國郵輪裝備產業鏈的鏈主,相關企業正致力於打造大型郵輪全流程自主研製能力,培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供應鏈體系,推動本土郵輪配套產業集群建設。

  在「愛達·花城號」的建造過程中,陽台工程包、升降娛樂系統等供應商已完成國產化替代。內裝工程方面,國內供應商的參與力度進一步加大,降低了項目執行成本。隨著國內供應商在「愛達·魔都號」和「愛達·花城號」上的經驗積累,對郵輪質量標準、防火要求、證書要求的理解逐步加深,國內供應鏈有望在未來幾年邁過這些門檻,應用於後續國產郵輪,並憑藉成本優勢進入歐洲郵輪供應鏈體系。

  三、運營優化:打造「更中國」的郵輪體驗

  「愛達·花城號」未來建成交付後,將由愛達郵輪負責運營。預計在2026年年底,這艘郵輪將以廣州為母港開啟運營,進一步加大對中國市場運力的供給,夯實亞洲最大郵輪船隊的領先地位。

  在建造過程中,運營方深度參與了產品理念、文化體驗、功能定位、空間布局、智能科技、信息技術等方面的設計和實施,力求更好地貼合中國賓客在住宿、餐飲及購物上的喜好,全方位打造「更中國」的郵輪體驗。此外,運營方已實現酒店運營類及海事技術類超過1萬種用品的本土採購,帶動了船供物資等郵輪配套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拉動了郵輪港口所在城市的旅遊業以及區域經濟的整體發展。

  四、未來展望:郵輪產業蓄勢待發

  中國郵輪產業正蓄勢待發。相關企業正在編制本土郵輪裝備產業新一輪十年發展規劃,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推動郵輪經濟的立法工作。在各方合力推動下,中國郵輪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通過設計建造、運營和供應鏈一體化的打造,中國郵輪產業不僅將實現技術上的突破,還將進一步推動本土供應鏈的完善和國際化進程。未來,隨著更多國產郵輪的建造和運營,中國郵輪產業將在全球市場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

  「愛達·花城號」的塢內起浮是中國郵輪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通過提升建造效率、推動產業鏈本土化、優化運營體驗,中國郵輪產業正邁向新的高度。未來,隨著更多國產郵輪的建造和運營,中國郵輪產業將在全球市場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區域經濟和旅遊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郵輪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