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控制,國內景點開始面向遊客逐步開放。雖然國內旅遊景點已經大部分開放,但郵輪大多是到其他國家旅行,涉及到其他國家的疫情控制情況,可能有的國家還無法停靠。因此,國內郵輪旅遊的復甦可能要排到其他旅遊項目的後邊。
記者在攜程查閱郵輪旅行項目發現,公主郵輪太陽公主號的環球旅行推薦班期時間最早為5月7日,該郵輪屬於夏威夷航線。此外,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在5月12日也有出遊時間可選擇,主要是日本航線,出行時間為6天5晚。
不過,當記者撥通攜程方面郵輪諮詢熱線時卻被告知:「目前航線尚未恢復,各郵輪仍處於停運狀態,因此網上訂單全部暫停,無法下單,開航要等官方消息。」
記者又查閱了同程旅遊的網站,其顯示的公主郵輪鑽石公主號出發時間最早為4月2日,該郵輪航線為日本航線,行程為橫濱市-蒲郡-大阪-高知-廣島-釜山-佐世保-橫濱市。另外,在同程旅遊網上還顯示5月2日將有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出行。
對於上述行程,同程旅遊方面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郵輪的啟航日期還沒有定,郵輪皆處於停航狀態。」
有旅行社方面人士向記者表示:「由於美國地區的疫情還處於上升期,因此,所有的郵輪都處於停航狀態。」當談到何時會恢復開航時,該人士表示,還無法確定開航時間,需要等官方消息。
侯楠楠分析稱:「目前,國內疫情形勢已逐步穩定,隨著旅遊業的逐步開放,如果國內郵輪採取國內短途游的話,也許國內的郵輪業可以先一步恢復。」
郵輪的公共衛生安全風險管控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如何管控風險,將是疫情之後郵輪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從郵輪的設計製造、運營管理、船票銷售,包括郵輪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要思考這個問題。
目前看,全球的郵輪航線幾乎都停航了,經濟損失難以估算。然而,郵輪旅遊的公共衛生風險是可防可控的。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郵輪新興市場,全球第二大的郵輪客源國,全世界普遍看好中國方案和中國的發展潛力。
疫情後,中國郵輪產業要如何復甦?對此,汪泓表示,首先,要重塑郵輪旅遊的市場信心,對防疫手段要有信心,對追求高品質生活要有信心。政府和郵輪公司也會出台相應的產業政策和扶持政策。另外,還要提前做好產品預售。如果想要全面回暖,沒有促銷辦法是不行的,現在開始就要積極做好信心恢復和市場宣傳。要積極呼籲,允許旅行社和旅遊企業做好預備工作,預售郵輪旅遊產品,為郵輪復航提供良好條件,並且考慮疫情的不確定性,出台相應政策等。
自發生新冠疫情以來,兩大郵輪公司皇家加勒比遊輪和嘉年華郵輪在資本市場跌得一塌糊塗。從1月23日到2月20日,嘉年華郵輪股票價格從49.11美元下降到42.19美元,下降了14.1%。而從2月20日到2月28日,股票價格下降到了31.06元,又下降了26.4%。皇家加勒比遊輪從1月23日129.11美元下降到2月20日的109.42美元,下降了15.3%,而從2月20日到2月28日,股票價格下降到了73.48美元,又下降了32.8%。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謝燮指出,郵輪公司的股票價格比美股大盤的下跌更厲害,顯示出資本市場對郵輪市場更加擔憂。他認為如果新冠病毒疫情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在全世界內進一步擴散,郵輪市場的停擺就不僅限於中國,而可能擴展到全球。「郵輪產業對新冠疫情更為敏感,這給了投資者以負面的影響。」
因此對郵輪行業來說,要儘快擺脫負面影響,需要找到切實的路徑。目前郵輪公司的舉措僅僅在於封堵來自疫情敏感區域的遊客,比如CLIA 2月28日通知將禁止啟航前14天內訪問過韓國的所有遊客和船員登船。該協會還禁止新冠病毒疑似病例,以及14天內接觸過確診患者的旅客和船員登船。有些郵輪公司甚至拒絕來自義大利的遊客上船。
這些舉措並不真正能安撫人們的不安。因為如今美國、英國等多地都有無法確定病源的病例發生,說明這些國家存在潛在病毒擴散的風險。萬一郵輪上有乘客出現新冠肺炎症狀,如何避免發生「鑽石公主號」同樣的悲劇?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在考慮引進可在海上進行應急治療的醫院船,以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大規模災害或傳染病。「如果用醫院船的話,鑽石公主號的悲劇可能就能避免了」。
德恆律師事務所北京辦公室合伙人、律師彭先偉認為,考慮到郵輪上的人員上岸可能會引致傳染,用設施完備的醫院船將病人在海上隔離救助,或許是更理想的方案。
2010年,我國海軍醫學研究所出台了國家軍用標準《GJB 6965-2010 民船加改裝成醫院船技術要求 貨櫃船》。這次疫情或許會讓沿岸國政府考慮動用醫院船來解決大規模傳染病疫情。同時,如果民間船廠和船東加大對醫院船的投入,這對保障郵輪人員的安全,促進郵輪行業的發展會有積極的作用。
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開發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徐珏慧呼籲要總結這次疫情的應對經驗,制定防控郵輪呼吸道疾病的一個應急的處置方案,還要加強郵輪口岸衛生檢驗保障能力的建設。未來郵輪碼頭應設置專業的紅外線測溫裝置,也應該在碼頭上設立隔離觀察室,備齊防護物資,能對高度疑似病例進行排查。同時,整個郵輪行業,包括碼頭、郵輪公司等從業人員應該定期參加由疾控中心組織的防控和排查組織能力的培訓。海關則應配備有相應的醫學背景或者是通過專業培訓獲得相應資質的人員上崗。
郵輪公司的能力提升也應該有要求。徐珏慧認為目前船上疾控保障並不到位。雖然有規定,但實際情況是載客量4000左右的郵輪通常只有醫生和護士各一名,且這些醫生大多數就是簡單的全科醫生,並沒有專業的傳染病防治經驗。徐珏慧認為未來應該要求在中國母港運營的郵輪,按照相關的規定配備醫護人員。
「船方必須要完善登輪旅客的健康申報,且這個數據最好能夠和口岸的海關進行一個數據共享。」徐珏慧表示,今後船上進行救生演習時,船方要對遊客加強傳染性疾病防治宣傳,鼓勵他們如果在途中有這方面的疾病發生,或者是疑似這種疾病的發生,應該及時就醫,不要隱瞞。同時船上可以提供更好的隔離條件,並在艙房裡面配備專用的醫用防護口罩和免洗消毒液,做好病毒的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