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 內容詳情
2025年人臉識別行業投資分析:人臉識別行業投資提升電力作業效率
 人臉識別 2025-05-08 16:30:16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人臉識別技術作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關鍵應用,正不斷拓展其市場邊界,吸引著眾多投資者的目光。這一增長態勢不僅得益於技術的持續創新,更源於其在各個行業的廣泛應用。其中,電力營銷作業平台作為一個新興的應用領域,正逐漸展現出人臉識別技術的巨大價值。

  一、人臉識別技術為電力營銷作業帶來變革

  電力營銷涵蓋售電、採集、電費、客服等多個環節,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張,現場營銷暴露出諸多問題。作業現場通常空間狹小、分布分散,安保措施也有待完善,這使得現場管理困難重重,容易出現失誤和混亂。傳統的管理方案,雖配合員工培訓、現場督查、加強考核等措施,但效果仍不盡如人意。尤其在現場操作規範和票面管理方面,由於現代化平台操作技術的應用,手工簽票轉變為掌機線上籤票,操作人員因習慣問題容易失誤,且目前信息化操作體系尚未完備,現場作業處於向無紙化過渡的階段,3種人簽名不規範問題較為突出。

  人臉識別技術是基於對人臉面部特徵的分析進行識別分類的技術,如今已被廣泛應用。其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一是人臉檢測,通過儀器設備收集人臉圖像信息,利用 Haar 特徵和 Adaboost 算法對圖片分塊分析,判斷是否為人臉;二是特徵提取,藉助數字標記人臉,將人臉特徵分為幾何和表徵特徵兩類,當前常用 LBP 算法提取面部特徵信息;三是人臉識別,將收集的面部信息與資料庫中的信息特徵對比,分為確認和辨別兩類。在電力營銷現場作業中,該技術將 3 種人臉信息錄入平台信息庫,現場操作時用專用掌機收集用戶人臉並比對,核實後添加簽名,這一過程不僅提高了人臉信息合格率,還補充了人臉識別信息庫。

  二、人臉識別技術在電力營銷中的應用成效

  2023年1月中旬,某供電公司開始在現場作業中應用人臉識別作業平台。在一個半月的試用期內,平台暴露出一些問題,如人臉識別失誤、人臉信息丟失、外包人員信息無法使用系統、電腦端無法使用以及遠程操作失誤率高、響應時間長等。經過系統研發部門的調試和對現場操作人員的全面培訓,同年 4 月份該平台在各分公司大規模推廣,反饋效果良好。

  現場作業主要分為電能計量、營業業擴、用電檢查和綜合能源四大類,其中電能計量和營業業擴占總業務量的 89.91%,是業務和管理的重點。該供電公司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後,完成了 3100 多項現場操作活動,涉及換新舊電錶、計算電量等複雜工作。統計 1 - 3 月未使用和 5 - 8 月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後的 3 種人簽字不規範數據發現,使用後簽字不規範數明顯下降,尤其是電能計量和營業業擴兩類工作,不規範率下降了 20.15%,改善效果顯著。

  三、人臉識別技術在電力營銷中的發展展望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人臉識別技術在電力營銷作業平台的應用,有效解決了現場作業管理中的部分難題,提高了作業準確率,簡化了作業流程,推動了營銷作業現場的無紙化進程。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如進一步優化技術以降低識別失誤率,完善系統以避免信息丟失,擴大資料庫覆蓋範圍以滿足更多人員的使用需求等。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人臉識別技術在電力營銷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它不僅能夠提升作業效率和管理水平,還能為電力企業節省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對於2025年人臉識別行業的投資者來說,電力營銷作業平台這一應用場景具有較大的投資潛力,但同時也需要關注技術發展和應用過程中的風險。在未來,人臉識別技術有望與其他先進技術融合,為電力營銷帶來更多創新和變革,助力電力行業的數位化轉型。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人臉識別相關研究報告
人臉識別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