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 內容詳情
2025年人臉識別行業技術分析:人臉識別技術在醫療領域展現多方面應用前景
 人臉識別 2025-05-08 17:12:16

  隨著計算機與光學成像技術的不斷突破,人臉識別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各個領域。在醫療行業,「網際網路 + 醫療」 模式的深化發展,為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空間。儘管這項技術在醫療領域尚未完全普及,但已有諸多探索與實踐,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人臉識別技術的特點與優勢

  (一)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歷程

  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歷史悠久,可追溯至20世紀60年代,當時相關報告的發表讓這項技術進入研究者視野。早期的傳統人臉識別技術經歷了三個階段:1965 - 1990年,主要研究基於幾何結構特徵和模板匹配的方法;1991 - 1997 年,多項研究成果湧現,成為技術發展的重要時期;1998 - 2013年,對真實場景下的人臉識別進行深入研究,出現了眾多利於特徵提取的方法。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基於深度卷積網絡(DCNN)的人臉識別技術是深度學習的產物,它受視覺神經機制啟發,通過提取人臉特徵點,利用網絡模型或形變模型進行分析、檢測和分類。雖然 DCNN 已成為人臉識別中優勢顯著的算法,但在實際應用中,光照、設備、面部遮擋、解析度、姿態以及被識別者自身因素等,都會影響識別的準確性,仍需進一步研究改進。

  (二)人臉識別技術的原理

  一般來說,人臉識別技術包含圖像獲取、人臉分割、特徵獲取、匹配或識別等流程。通過圖像採集設備對人臉進行檢測定位,運用技術手段提取面部特徵,再將提取的特徵與預先錄入圖像庫中的信息進行匹配,從而確定識別者身份。其中,圖像獲取和人臉分割是基礎,匹配與識別是關鍵。

  (三)人臉識別技術的顯著優勢

  在眾多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中,人臉識別技術獨具特色。其一,它具有非接觸性,識別速度快,用戶無需與設備直接接觸,通過攝像頭就能自動獲取人臉信息完成識別;其二,每個人的人臉圖像信息獨一無二,難以被仿冒,必須本人到場才能完成識別;其三,設備成本低,如今數碼科技發達,多數攝像頭價格親民,且個人手機等移動設備也配備高解析度攝像頭;其四,識別效率高,作為自動識別技術,可同時採集並識別多張圖像;其五,應用領域廣泛,除指紋識別的應用場景外,還涵蓋安防、數碼控制、智能生活、教育等多個領域,市場前景廣闊。

  二、人臉識別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及前景

  (一)人臉識別在醫院支付領域的革新

  2018 年年中,國內某醫院率先支持支付寶刷臉支付。國內移動網際網路醫療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移動支付方式多樣且安全便捷。人臉支付無需醫療就診卡和操作自助設備,讓患者繳費更輕鬆,個人帳戶更安全,還能為醫院節省人力成本,結合醫院信息系統可核對患者身份,減少醫療差錯。

  (二)人臉識別在疼痛評估中的探索

  在疼痛評估中,臉部表情變化至關重要。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發展,利用面部表情實現自動疼痛識別成為可能。面部動作編碼系統的建立推動了相關研究,但目前自動表情技術應用於臨床仍面臨諸多困難,如疼痛表情資料庫不全面、疼痛受多種因素影響需建立不同模型、識別算法效率有待提高等。不過,新的情緒應用程式編程接口展現出一定優勢,未來在無法用言語表達疼痛的患者中,自動疼痛識別技術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三)人臉識別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

  人臉識別在醫院管理中展現出強大的擴展性和安全性。在安防方面,可實現人臉門禁、身份驗證、醫警聯動等功能;在就醫環節,能打擊 「號販子」,提高患者掛號成功率,減少醫療資源濫用和醫患衝突;應用於考勤系統可提升手術室工作效能,保障患者安全;用於志願者管理系統能實現志願服務的規範化和精細化,提高工作效率。

  (四)人臉識別結合個人數碼助理在護理領域的發展潛力

  護理安全中患者身份識別至關重要,個人數碼助理(PDA)已應用於護理工作,但目前與 PDA 配合使用的患者標示腕帶存在執行不佳的問題,如部分患者因不舒適不願佩戴,特殊科室患兒腕帶依從性低。將人臉識別技術加入 PDA 識別功能,可把控護理環節,分析評價科室工作,減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人臉識別技術在醫療領域應用受限的影響因素

  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還存在諸多障礙。識別準確率方面,圖像亮度、背景區域和人臉遮擋範圍都會影響識別結果;對清晰度要求較高,光線問題、雙胞胎面部難以區分等可能導致識別錯誤;在實際應用中,過於機械化的操作可能使部分病人不願配合;隱私安全問題不容忽視,人臉信息存在被惡意泄露和遭受病毒入侵的風險;人臉結構和器官外形的相似性不利於機器區分個體;人臉的多種變化,如表情、角度、髮型、裝飾物遮擋等,也容易導致識別失敗。

  綜上所述,人臉識別技術憑藉其獨特優勢,在醫療領域已展現出多方面的應用前景,從支付、疼痛評估到醫院管理、護理等環節,都有可能因這項技術而得到優化和提升。然而,識別準確率、清晰度、患者配合度、隱私安全、人臉相似性和易變性等問題,也制約著其在醫療領域的全面應用。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算法的持續優化,以及各學科領域的深入合作,人臉識別技術有望克服現有難題,在醫療領域發揮更大作用,為醫療行業帶來更高效、便捷的服務,讓患者享受到人工智慧時代的福利 。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人臉識別相關研究報告
人臉識別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