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配額內進口89.8萬噸,配額外進口109萬噸。截至6月底,我國進口糖到港139.19萬噸,其中古巴糖累計進口34.87萬噸,巴西糖累計進口 87.44萬噸,7月單月進口8.25萬噸,為今年的最大月進口量。而我國5月成品糖單月產量為20.1萬噸,6月成品糖產量為17.3萬噸,加工產能擴 大的同時,產量卻出現下滑,說明進口糖銷量並不佳。後期為了促進銷量,進口糖可能在國際糖價下行之時大量進口來降低成本。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今年1——7月我國進口食糖167.2萬噸,同比下降5.4%,進口額7.5億美元,同比下降12.6%。據了解,我國食糖進口主要以一般貿易為主,占進口總量的81.1%,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占15.1%。今年1——7月我國進口食糖占進口關稅配額的86.0%,同比下降4.1個百分點。 2014年我國食糖進口配額仍為194.5萬噸。1——7月我國從巴西進口的食糖最多,占全國進口量的63.1%,其次是古巴、韓國、泰國等國家。同期,我國進口甘蔗99.0萬噸,同比增長13.9%;進口甜菜籽236.4噸,同比下降63.7%。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2014——2015年全球糖產量預計增長0.6%至1.838億噸,消費將增長2.4%至1.824億噸,食糖國際貿易進口量將下降1.8%至5660萬噸,最近業界所謂進口糖增多是累積的效果,並不是突然增多的。「比如今年3——4月份企業進口外糖有利潤,就會大量下單進口,歷時一個月的時間外糖陸續抵港,累積效果會顯示進口糖在增多。而現在的利潤很微薄,企業自然會減少外糖的進口,那麼接下來的一個趨勢就是進口糖數量將慢慢走低。」
內外糖價差縮小
食糖內外價差有所縮小。7月份,進口加工成品糖平均成本 4185元/噸,比廣東銷區糖價低574元/噸,價差比6月收窄42元/噸,受全球糖業豐收、食糖庫存超過4550萬噸歷史紀錄影響,紐約當前食糖期貨價格為每磅15.75美分,比2011年的近30年來高點下降了50%。市場預計未來12個月內食糖價格將回升至每磅22美分。了解更多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1-2016年中國食糖行業當前現狀及未來趨勢發展預測報告》。
7月份中國進口食糖28.08萬噸,較去年同期的49.97萬噸減少約43.8%。1-7月中國累計進口糖167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5.4%,2013/14榨季10月份截止今年7月底全國共計進口食糖329.29萬噸,較上榨季同期的250.34萬噸增長了31.53%。
糖價在8月上漲需要兩個條件配合:一是國際外盤上漲帶動,二是國內庫存處於中等水平。今年國內高庫存創下歷史天量,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進口糖量絲毫未減,給國內糖市再度造成壓力。同時,食糖的庫存量在本榨季也可能會刷新。
目前國際糖價持續下行,巴西配額內進口糖價為3876元/噸,國內現貨價格為4560元/噸,兩者之間有相當大的利潤。國內買家或在後期繼續加大進口,2014全年的累計進口量恐將達到400萬噸。
因此,本榨季庫存量將可能創下歷史新高,目前離榨季結束為時不多,根據往年的銷糖情況來看,8、9總銷量基本上在160萬噸,目前國內新糖庫存在421 萬噸,進口糖庫存大致在110萬噸,扣除後期銷糖後,仍剩餘接近370萬噸的結轉庫存,而10月銷糖是淡季,銷量只有10萬噸左右。接下來的 2014/2015榨季新糖大量上市大概在11月中下旬,也就是說,到時可能發生新糖和結轉庫存搶市場銷售份額的局面,情況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