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行業供需分析報告的主要分析要點是:
1)電動汽車行業產能/產量分析。是指統計分析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可生產出的商品總量以及已生產出的商品總量;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電動汽車行業產能/產量結構(區域結構、企業結構等)。
2)電動汽車行業進出口分析。是指統計分析同上時期內電動汽車行業進出口量、進出口結構、以及進出口價格走勢分析。
3)電動汽車行業庫存及自用量等分析。
4)電動汽車行業供給分析。市場供給量不等於生產量,因為生產量中有一部分用於生產者自己消費,作為貯備或出口,而供給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進口商品或動用貯備商品。
5)電動汽車行業需求分析。是指統計分析上述時期內下游市場對電動汽車行業商品的需求總量分析;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下遊行業需求規模、需求結構以及需求總量的區域結構等。
6)電動汽車行業供給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價格因素、替代品因素、生產技術、政府政策以及下遊行業發展等。
7)電動汽車行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可支配收入改變、個人喜好的改變、借貸及其成本、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價格轉變、人口數量和結構、對將來的預期、教育程度的改變等。
電動汽車行業供需分析報告是基於經濟學中有關供需關係理論為基礎的分析成果。電動汽車行業市場供給是指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上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商品或勞務;電動汽車行業市場需求指的是下游有能力購買,並願意購買某個具體商品的欲望,顯示的是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價格升降,某個體在每段時間內所願意買的某商品的數量。
隨著韓國17個月來首次重啟賣空活動,Ecopro和Ecopro BM等韓國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股重挫,領跌指數。Ecopro一度下跌9.3%,至2023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其附屬公司Ecopro BM一度下跌6.8%,至2023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高盛分析師表示這兩隻股票在禁令實施前的空頭倉位最為密集。在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的其他股票中,Posco Future M一度下跌7.2%,至2022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Ecopro Materials一度下跌9.5%至2023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兩隻股票都是藍籌股Kospi 200指數中跌幅最大的股票之一。韓國基準Kospi指數一度下跌2.8%,至2月4日以來最低。
跨國企業不僅將中國視為創新試驗場,更期待攜手中國企業開拓全球市場。在《對話》現場,蒂森克虜伯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米格爾·洛佩茲透露,目前正在與中國新能源車企進行合作:「我認為中國目前是電動汽車領域最先進的國家。我們也在積極把握近年來本土新能源車企快速崛起所帶來的巨大市場機遇。我們為他們提供減振器和轉向系統零部件,並已做好準備,與他們攜手拓展全球市場。未來,中國車企將在海外建立更多本地化生產基地,而我們也將與他們同行。」 (央視財經)
花旗分析師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在電動汽車市場上,小米集團(01810.HK)的電動汽車業務第四季度可能保持在正軌上,毛利率約為20%,訂單積壓量也很可觀。投資者希望看到這一細分市場的盈利進展,以及新車型的計劃。智慧型手機方面,小米第四季度可能再度超越市場預期,這要歸功於有利的智慧型手機組合和政府以舊換新補貼。投資者將密切關注該公司在智慧型手機領域的收入和毛利率,因為它是主要的收入驅動力。物聯網方面,在政府補貼計劃的幫助下,小米第四季度的物聯網部門(包括空氣淨化器、電動滑板車、智能電視等產品)可能創造了296億元人民幣的營收。
周三,德國機械和汽車零部件製造商舍弗勒(Schaeffler)對2025年給出了前景暗淡的展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舍弗勒預計其電動汽車業務部門2025年的運營(息稅前)利潤率將為負,在-14%至-17%之間,這反映出歐洲電動汽車市場面臨嚴峻挑戰。舍弗勒執行長Klaus Rosenfeld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當然,2025年仍將充滿不確定性。我們持謹慎樂觀的展望也反映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