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食品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14年中國速凍食品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速凍食品 2014-11-10 13:45:36

  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現代人生活習慣的改變,這便給速凍食品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前景,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速凍食品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報告》一文指出速凍食品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行業市場空間日趨擴大

  我國速凍食品起步較已開發國家晚,雖然近些年發展速度快,但目前我國人均年消費量不足 10 千克,與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的生活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加之城鎮化進程的推進,社會分工細化,生活節奏日益加快,速凍食品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並成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我國對速凍食品的消費需求將逐漸與已開發國家靠攏。

  在以速凍魚糜製品、速凍肉製品為主的火鍋料製品市場,人們的消費習慣也隨著生活的富裕而發生轉變,休閒食品逐步得到發展,魚丸、肉丸等火鍋料逐漸以關東煮、麻辣燙、燒烤等休閒食品形式風靡市場,消費方式的多樣化拓展了市場對該類速凍食品的需求。

  (2)行業日益規範

  我國食品安全的基礎還較薄弱,行業監管尚不規範,曾連續爆發如「三聚氰胺奶粉」、「蘇丹紅雞蛋」、「瘦肉精豬」等食品安全問題。同時,工業污染導致食品重金屬污染的食品安全問題,農業種養業源頭污染和農藥、獸藥的濫用、殘留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時有出現,食品安全正日益受到人們關注。

  速凍食品行業發展初期管理的不規範,也導致各類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問題食品時有出現,嚴重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隨著行業的日益成熟,以及《速凍面米食品》(SB/T 10412-2007)、《速凍調製食品》(SB/T10379-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速凍面米製品》(GB19295-2011)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各類規範等陸續出台,提高了速凍食品的市場准入門檻,有效阻擋了劣質食品進入市場。

  200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實施,實現了在法律框架內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對速凍食品企業在產品加工、銷售中的質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高了速凍食品行業運行的整體水平。

  隨著全民食品安全意識和素質的提高,國家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的構建,食品生產許可證制度、食品流通許可證制度、食品召回管理等制度的健全,各級監管部門依法監管力度的加大,檢測技術和能力的提高,食品安全預警系統的建立,行業協會作用的發揮,食品安全風險將嚴格控制,速凍食品行業日益朝著規範管理的方向發展。

  (3)市場份額趨於向大企業集中,品牌影響力逐步加大

  從已開發國家速凍食品行業發展進程來看,行業競爭最終將呈現資源向大企業集中的趨勢。由於食品安全直接關乎居民的身體健康,政府部門對於生產企業的監管和社會輿論監督日益嚴格,小企業將因為不達標以及缺乏有影響力的品牌而逐漸被市場淘汰。此外,消費者在選擇速凍食品時雖然主要出於便利性的考慮,但是其對於口感和口味的要求並未因此而降低,這就要求企業不斷進行研發,在提升產品口感的同時不斷推出新品種,以增加消費者的消費忠誠度。大企業由於具備產品質量好、品種多樣化、管理規範的優勢,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將不斷強化,市場份額將日趨集中。

  (4)行業的全國性覆蓋更加廣泛

  速凍食品銷售的受眾人群非常廣泛,令不同消費者有著不同消費體驗,可使內陸居民品嘗到沿海的海魚製品、讓南方品嘗到北方的餃子、令北方品嘗到南方的茶點等等。飲食文化的交匯使各類速凍食品逐步由區域性市場發展成全國性市場,如速凍魚糜製品主要消費市場由東南沿海地區內陸地區拓展,而速凍面米製品也逐步從北方向南方滲透。

  目前冷鏈配送系統的完善程度是影響速凍食品銷售的主要因素之一。雖然我國冷鏈配送系統近些年得到快速發展,但完善程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尚不能完全滿足速凍食品銷售的需要。我國的速凍面米製品雖然已遍布在全國各大中城市銷售,但三、四線城市推廣較少,火鍋料製品市場的銷售更是還存在一定的區域性。隨著我國冷鏈配送系統的不斷發展,速凍食品的全國性銷售範圍將更加廣泛。

  (5)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升

  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速凍食品的生產技術水平將不斷提升。一方面,速凍食品生產自動化水平將不斷提高。早期的速凍食品生產以手工小作坊為主,生產效率低且安全衛生得不到保證。隨著行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機器設備的先進程度不斷增加,行業自動化水平將不斷提高,使全行業的生產效率得到快速提升,產品質量安全也更加可控。另一方面,速凍技術也將不斷發展。早期速凍技術的發展主要解決質量問題,如速凍技術的發展解決了速凍魚糜製品冷凍過程的蛋白變性問題。隨著速凍產品的普及化,速凍技術的發展還將向提高速凍食品的口感及營養價值的方向發展。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速凍食品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