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傳統銷售旺季到來,2025年一季度中國房地產市場呈現顯著分化態勢。核心城市改善型需求支撐新房價格小幅回升,但二手房市場仍深陷下行周期,庫存壓力與區域差異成為當前行業主要矛盾。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房價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據監測數據顯示,3月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均價16740元/平方米,環比微漲0.17%,同比上漲2.63%。其中40個城市實現環比增長,但另有50城房價繼續下滑。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二手房市場持續低迷,百城二手住宅均價13988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59%,同比跌幅達7.29%,連續35個月保持下降趨勢。
今年以來各地已出台超50項穩樓市措施,包括公積金優化和購房補貼等。深圳、南京等地通過信貸支持和限售鬆綁等組合拳取得初步成效,但政策對庫存壓力大的三四線城市提振作用有限。行業分析師指出,當前市場分化本質是供需關係的結構性失衡:核心城市改善型需求與優質樓盤供給形成良性互動,而部分區域仍面臨去化周期超過20個月的嚴峻挑戰。
隨著政策紅利加速釋放和優質項目集中入市,一線及強二線城市有望延續修復行情。但分析人士提醒,當前市場呈現"結構偏強、總量偏弱"特徵,區域分化將進一步加劇。核心城市中北京上海等熱點板塊熱度或將持續,而庫存壓力較大的三四線城市短期內難言樂觀。
總結來看,2025年房地產市場開局呈現出顯著的冷熱分層現象:政策刺激與改善需求支撐新房局部回暖,但二手房市場頹勢未改,區域間分化成為新常態。在"房住不炒"基調下,未來市場修復進程將更多依賴人口流動、產業布局等長期因素驅動,短期內這種結構性差異仍將持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