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全球主要經濟體間的貿易爭端持續升級,引發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在此背景下,中國投資者加速轉向黃金這一傳統避險資產,黃金支持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短時間內吸引了巨額資金流入。市場數據顯示,這種趨勢不僅反映了投資者對經濟不確定性的擔憂,也凸顯了黃金作為戰略配置工具的重要性。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貿易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由於美國宣布加征關稅導致全球股市市值蒸發數萬億美元,並加劇了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恐慌情緒,中國投資者上周向黃金ETF注入創紀錄的76億元人民幣(約合10億美元)。這一數據標誌著在岸黃金ETF單周資金流入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本周以來,資金流入勢頭依然強勁,顯示出市場避險需求持續升溫。
數據顯示,近期中國主要黃金ETF的資金增長主要由個人投資者推動。儘管具體機構名稱未被披露,但多家市場參與者指出,散戶因擔憂貿易摩擦對經濟的衝擊而加速配置黃金資產。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同期約有53億元人民幣從股票ETF中流出,進一步印證了資金向避險領域轉移的趨勢。
黃金在中國傳統上以珠寶消費為主導,但近年來其作為對沖工具的角色顯著增強。今年前四個月的數據顯示,中國投資者增持黃金ETF的速度已達到去年全年規模的80%。分析人士指出,若貿易摩擦持續,此類資金流入可能加速,未來國內黃金ETF的市場影響力有望與發達市場比肩。
受地緣政治和貿易不確定性推動,今年以來國際金價已累計上漲超過13%,屢創新高的價格吸引了交易所交易基金及央行的大規模增持。儘管近期因全球股市拋售引發部分資金回補其他市場,但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核心地位未受影響,其長期上漲潛力仍被廣泛看好。
總體而言,當前貿易摩擦導致的經濟不確定性正重塑中國市場投資邏輯。黃金ETF的資金激增不僅反映了短期避險需求,更預示著投資者對資產配置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未來若地緣衝突和政策風險持續存在,黃金作為抵禦系統性風險的核心工具地位將進一步強化,其在中國金融市場的角色或迎來歷史性轉變。
(數據來源:彭博社計算及市場公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