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為持續釋放消費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商務部聯合八部門於近日發布《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2025年工作方案》,通過系統性政策組合拳構建服務消費新生態。該方案聚焦居民生活高頻領域與新興業態,提出覆蓋供給端優化、需求端激活及市場環境改善的全方位舉措,旨在加速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良性循環。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服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工作方案》以6大核心方向為骨架,細化48項具體任務,涵蓋餐飲住宿、健康養老、文旅體育等傳統領域和空中遊覽、超高畫質電視等新興場景。通過整合財政支持、標準制定與市場監管職能,形成橫向聯動的政策網絡。例如,在對外開放方面明確鼓勵跨境服務貿易創新試點;在供給端則提出培育一批示範性服務平台企業。
針對"一老一小"群體,《工作方案》專項部署養老托育服務提質工程,要求完善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並推廣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在文旅消費領域,創新推出旅遊列車跨省聯程票務機制,並試點低空旅遊規範化運營。數據顯示,方案特別強調對微短劇、沉浸式演出等新業態的內容監管與品質提升。
通過"對外放寬准入、對內深化改革"雙向發力,方案提出三年內培育10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範區,同時取消或降低健康醫療、教育文化等領域外資股比限制。在數字消費領域,要求2025年前實現超高畫質電視終端覆蓋率突破70%,並建立跨平台內容版權共享機制。
為破解供給結構失衡難題,《工作方案》設計"服務消費季""技能人才招聘季"等常態化活動載體。數據顯示,僅文旅融合方面就規劃打造200個商旅文體健綜合體項目。方案還明確將建立動態監測指標體系,重點跟蹤養老托育機構覆蓋率、農村電商服務站滲透率等15項核心數據。
強化標準引領被列為關鍵支撐措施之一,要求在2024年底前完成家政服務、在線教育等8大領域國家標準修訂。同時建立消費投訴快速響應機制,重點整治預付式消費、跨境旅遊等領域的侵權行為,營造安全可信賴的市場環境。
通過系統性政策設計與精準施策,《工作方案》構建起覆蓋供給端優化、需求端激活和制度保障的完整閉環。這種"政策引導+市場主導"的發展模式,不僅為服務消費升級提供了清晰路徑,更體現了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消費新增長點的戰略考量。隨著各項措施落地實施,預計到2025年我國服務消費規模有望突破60萬億元,在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時,持續釋放經濟增長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