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其他 資訊詳情
以服務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服務 2025-04-22 06:27:44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經濟復甦動力不足的背景下,中國正通過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積極應對外部挑戰,展現堅定不移的對外開放決心。近日,相關部門發布了一份重要方案,聚焦服務業開放、產業創新、制度建設和風險防控,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旨在通過擴大開放提升服務供給能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提速試點工作,擴大開放範圍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服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為加快服務業開放步伐,新方案明確提出「推動試點工作提速加力」。首先,試點地區不再區分批次,符合條件的地區將一體化推進試點任務。其次,試點範圍進一步擴大,新增大連、寧波、廈門、青島、深圳、合肥、福州、西安、蘇州等9個城市,使試點地區總數達到20個。這一舉措將有助於在全國範圍內形成服務業開放的示範效應,推動更多地區融入全球服務貿易體系。

  二、聚焦重點領域,深化開放舉措

  新方案圍繞重點服務領域開放、產業創新發展和制度建設,提出了155項試點任務。在重點行業領域開放方面,取消了應用商店、網際網路接入等服務業務的外資股比限制,鼓勵發展數據標註產業,健全數據交易市場體系,支持「來數加工」等新業態。同時,推動遊戲出海業務,布局從智慧財產權打造到遊戲製作、發行、海外運營的完整產業鏈。在要素保障方面,圍繞過境免簽、永久居留、支付便利、執業資格認可等提出試點任務,便利境外人才在華從業執業。此外,在數據跨境流動、標準制定、智慧財產權、商用密碼等領域,不斷完善基礎規範,加強風險防控協同監管體系建設。

  三、擴大醫療、金融、電信領域開放

  在醫療健康服務領域,新方案支持符合條件的外籍和港澳台醫生在當地開設診所,簡化境外醫療專業技術人員短期執業的審批流程。同時,探索健康醫療資料庫的共建共享,加強臨床醫療數據的標準化和院際開放互通。在金融服務領域,不斷提升貿易投融資便利化程度,優化跨國公司本外幣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政策,便利跨境貿易和投資項下資金結算。在電信服務領域,取消網際網路接入服務、信息服務等業務的外商投資股比限制,並向外資開放國內網際網路虛擬專用網業務,外資股比不超過50%。此外,研究支持進一步擴大增值電信業務對外開放。

  四、試點成效顯著,服務業吸收外資占比高

  自2015年以來,國務院分3批批准北京等11地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持續放寬市場准入門檻,擴大制度型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試點地區先後推出7輪15份試點工作方案、1300多項試點任務,培育了大型設備和運輸工具融資租賃、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鐵路提單信用證融資結算等多類新業態新模式。2024年,11個試點地的服務業吸收外資2932億元,約占全國服務業吸收外資的一半。在醫療健康服務領域,合資、獨資醫療機構已達150多家,在國內短期執業的境外醫務人員有1500多人。在電信服務領域,已開展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取消多項增值電信業務的外資股比限制。在金融服務領域,綠色金融標準不斷健全,已發布6項標準,另有19項標準正在研製。

  五、以開放促改革,提升服務供給能力

  今年1至2月,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13095.6億元,同比增長9.9%,其中出口同比增長13%。近年來,我國穩步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持續放寬外資准入門檻,科技、金融、電信、文化等10多個服務領域逐步試點開放,不僅通過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服務模式促進了相關行業的發展,也通過創新服務場景、增加服務供給,滿足了百姓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新方案的出台,彰顯了我國以服務業開放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心和決心,順應了我國服務消費的巨大市場需求和增長潛力。

  通過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中國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新方案的實施,不僅將進一步提升服務供給能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還將通過制度創新和風險防控,為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中國服務業將在全球競爭中贏得更多機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服務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