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其他 資訊詳情
服務創新驅動外貿高質量發展
 服務 2025-04-22 01:33:52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從2019年的約4000億元到2024年突破8900億元,南山區外貿總值連續六年保持高速增長。這一亮眼成績的背後,離不開海關服務的持續優化與改革深化。作為外貿發展的「守護者」和「護航者」,前海海關通過一系列精準有力的舉措,為南山區外貿注入了強勁動能,助力企業在全球市場中乘風破浪。

  一、政策工具包助力企業排憂解難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服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南山區作為創新發展高地,產業集聚效應顯著。區內匯聚了超550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1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1家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以及216家上市企業,高密度布局位居全國之首。大疆創新、中興通訊等頭部企業引領發展,低空經濟、人工智慧等戰略性新興未來產業中,新質生產力企業不斷湧現,眾多先進位造業企業更是成為中國製造出海的先鋒力量。

  前海海關聚焦國家戰略與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積極構建全方位惠企服務體系。精心梳理涵蓋7大業務領域、25項措施的海關政策工具包,累計「送政策上門」近200次。為助力企業出海,與地方部門共建企業出海平台,將海關法規政策嵌入「i南山」政務信息平台,實現了政策宣傳從「會場」向「平台」的延伸,做到惠企零距離、服務更便利。

  以南山機器人產業典型代表為例,作為春晚舞台機器人企業的上游供貨商,其主要產品雷射雷達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海外供貨地區也在擴充布局。前海海關在該企業出海的初始階段,就積極聯繫,從規範申報等多個角度給予詳細的指導。企業負責人表示,海關的主動對接和細緻服務,為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改革創新釋放發展紅利

  在改革創新領域,前海海關始終走在前列。先行先試,完成多項改革首單作業,持續釋放改革紅利。2024年10月,「清深號著陸器」在南海順利完成採樣、定位與回收測試,其存放地變更業務作為首例按新政策辦理的案例,前海海關全程提供高效支持,保障項目順利推進。

  積極服務區域重大項目,為西麗湖國際科教城、鵬城實驗室的高水平建設等「大項目」提供稅政研究服務;參與企業自查結果認可模式改革並辦理關區首單作業,完成首單與市場監督局聯合核查執法作業;支持企業全工序外發加工,2024年減免擔保金額2.6億元,節省費用1081.6萬元。

  積極推廣「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改革試點,推動創維集團成為全國首批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改革試點企業。將創維、環旭、佰維等6個企業集團21家企業納入,支持集團內物料共用、倉庫共享,優化要素流動管理,2024年共完成集團內部生產料件雙向調撥141票,貨值1.3億元。

  三、高水平開放推動企業國際化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不斷推進,國際貿易快速發展,國內企業在境外面臨法律合規、政策變動、市場環境不確定性等風險不斷增加。面對全球貿易新挑戰,前海海關積極收集企業訴求和困難,在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方面努力尋求突破。

  順利推動海關首批國家級無人機和醫療器械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落戶南山。通過紮實開展特色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建設一流技貿基地,參與WTO/TBT例會,牽頭基地收集醫療器械和無人機技貿通報共261件,開展評議22次,研提特貿關注議題28項、意見27條,成功推動十餘個國家和地區推遲或更改51條技術條款,有效降低企業出海風險。

  AEO(經認證的經營者)是世界海關組織倡導的認證制度,成為AEO企業可享受包括更低查驗率、更低成本、更快通關效率等優惠措施。六年來,前海海關錨定南山區上市公司、高新技術、製造業單項冠軍及專精特新「小巨人」等企業開展培育,推動南山區AEO企業數量從2019年的45家增長至90家。

  某供應鏈科技公司關務經理分享,企業衝刺AEO高級認證時,海關主動上門指導,幫助梳理、解決實際問題。成功認證後,企業2024年進出口額達6.13億美元,同比增長31%。2024年,南山區AEO企業外貿總值同比增長近三成,占南山區外貿總值超過四成,AEO正日益成為企業的亮眼名片和穩定外貿的「主力軍」。

  前海海關通過持續優化服務、深化改革,為南山區外貿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從政策工具包的精準施策,到改革創新的先行先試,再到高水平開放的積極推動,前海海關以實際行動助力企業排憂解難、釋放發展紅利、推動國際化進程。未來,隨著全球貿易格局的不斷變化,前海海關將繼續以服務創新為驅動,為南山區外貿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服務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