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作為全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最大的城市之一,深圳的電動車數量已突破650萬輛。然而,隨著電動車數量的激增,消防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尤其是在建築密集的城中村地區。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深圳市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廣電動自行車換電模式,試圖通過集中換電設施的建設,降低火災風險,同時提升市民的出行效率。這一模式不僅為外賣員、快遞員等高頻用戶提供了便利,也逐漸向普通居民推廣,成為深圳打造「換電之城」的重要舉措。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電動車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換電模式最早在深圳出現於2016年,主要服務於外賣和快遞行業。由於傳統充電模式效率低下,外賣員每天需要多次充電,而換電櫃僅需1—2分鐘即可完成電池更換,極大提升了效率。商用換電櫃的單櫃成本約為5萬元至10萬元,日均換電次數可達10次至20次,外賣員單次換電費用為3元至5元,部分用戶還選擇包月制,費用為200元至300元。這種模式在商業領域迅速普及,目前深圳90%以上的外賣員依賴換電櫃。
然而,換電模式在商業領域的成功並未直接轉化為民用市場的快速推廣。居民對換電櫃的接受度較低,主要原因是價格敏感和習慣問題。此外,民用換電櫃的換電頻率遠低於商用場景,導致回本周期延長至3年至5年。儘管如此,換電模式在解決電動車消防安全問題方面的潛力,使其成為深圳市政府重點支持的方向。
深圳的電動車密度位居全國前列,充電安全問題成為影響市民綠色出行和安全出行的主要障礙。自2021年8月起,國家出台的《高層民用建築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明確禁止在高層建築公共區域停放或充電電動車。這一規定促使深圳市政府加快推廣換電模式,以減少電動車充電引發的火災風險。
換電模式的優勢在於能夠實現電池的隔離儲存,避免因充電器質量參差不齊引發的事故。此外,換電櫃占地面積小,一個立式換電櫃僅需1至2平方米,即可服務20至30輛電動車,覆蓋200至500戶家庭。這種高效的空間利用方式,尤其適合深圳城中村和高密度老舊小區。
儘管換電模式在消防安全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但其在民用市場的推廣仍面臨諸多挑戰。首先,居民對換電櫃的接受度較低,許多人仍習慣於在家充電。其次,民用換電櫃的換電頻率低,導致運營成本高、回本周期長。此外,換電櫃的選址和電池標準化問題也增加了推廣難度。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2023年7月實施的《電動自行車充換電設施建設及運營管理規範》明確要求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建築和住宅建築應優先設置換電櫃。此外,政府還建議住宅小區降低場地租賃費用,鼓勵簽訂長期合作協議,以攤薄運營企業的資本開支。
深圳市政府在推廣換電模式中扮演了關鍵角色。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政府為換電櫃運營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政府還推動制定了多項行業標準,如《電動自行車智能換電車輛通用技術規範》和《電動自行車共享換電設施》系列標準,以規範市場秩序,提升用戶體驗。
然而,換電模式的推廣仍需多方協同。電池企業、電動車企業、換電櫃運營企業以及投資方需要共同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換電櫃的普及率。此外,針對居民的生活習慣,企業可以通過補貼政策和其他激勵措施,提高換電電動車的吸引力。
總結
深圳的電動車換電模式在解決消防安全問題、提升出行效率方面展現了巨大潛力。儘管在民用市場的推廣中面臨諸多挑戰,但通過政府支持、市場協同和技術創新,這一模式有望成為深圳打造「換電之城」的重要推動力。未來,隨著換電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和居民習慣的逐步改變,深圳有望在全國範圍內樹立電動車換電模式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