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4月份全球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9%,達到150萬輛。儘管國際貿易環境存在不確定性,中國與歐洲市場的強勁表現仍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核心力量,而北美地區則面臨自去年9月以來的首次下滑。這一數據揭示了政策導向、區域競爭及貿易動態對電動車市場格局的關鍵影響。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電動車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中國與歐洲4月份分別貢獻了90萬輛和30萬輛的電動車銷量,同比增幅達32%和35%,成為全球增長的主要引擎。中國市場受益於政府延長至2025年的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刺激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而歐盟多國通過碳排放法規推動車企加速電動化轉型,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的地位。
世界其他地區(包括拉美、非洲等)的銷量也同比增長50%,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出口量顯著提升,尤其是來自中國製造商的產品在這些新興市場表現突出。
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歐洲傳統車企為滿足嚴苛的碳排放標準,加大了電動車型的投放力度,其市場份額已超過特斯拉。與此同時,中國汽車製造商憑藉本土化供應鏈優勢,在國內市場鞏固地位的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以應對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需求的增長。
行業分析師指出,某頭部品牌的Model Y車型改良前的戰略調整,疊加競爭對手的快速響應,導致其全球份額持續下降。這一趨勢反映出市場對多樣化產品和技術路線的需求正在重塑行業格局。
儘管美國市場因進口關稅政策面臨挑戰——電動汽車註冊量同比下降5.6%至10萬輛——但近期國際貿易談判釋放的積極信號為車企提供了喘息空間。某國政府對排放標準的態度波動曾導致多家企業推遲北美投資計劃,而最新貿易協議雖未直接刺激銷量增長,卻緩解了行業對長期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
總結
4月份的數據表明,電動車市場的繁榮與區域政策導向、供應鏈布局及國際貿易環境密切相關。中國與歐洲通過政策支持和技術創新持續引領全球增長,而北美則因政策波動承受壓力。未來市場競爭將更依賴車企在技術疊代、成本控制以及適應不同地區需求方面的能力。隨著更多國家收緊排放法規並推動本土化生產,電動車行業的區域分化或將進一步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