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註:此標題為系統自動生成的示例,實際需符合要求)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新能源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上周(5月6日9日),新能源汽車產業延續活躍態勢。行業指數上漲4.34%,跑贏滬深300指數2.34個百分點,其中汽車服務及其他板塊以4.84%的漲幅領漲,鋰電池板塊緊隨其後,周漲幅達4.53%。市場對技術升級與政策支持的預期持續升溫,但產業鏈上游材料價格波動為行業帶來短期不確定性。
在核心電池材料領域,鋰價延續下行趨勢:氫氧化鋰均價報71,700元/噸,周環比下跌1.7%;電解液成本同步承壓,六氟磷酸鋰價格回落至55,500元/噸。相比之下,鈷、鎳及正極材料(如三元前驅體811型)報價維持穩定,顯示下游需求韌性與供應鏈博弈的複雜性。隔膜環節同樣呈現企穩特徵,主流規格基膜及塗覆產品價格均無變動。
最新數據顯示,4月新能源汽車批發銷量突破113萬輛,同比增幅達40.2%,零售滲透率維持51.5%的高位水平。頭部企業表現亮眼:某龍頭車企單月交付量超38萬輛,環比微增;某新勢力品牌交付量同比增長超170%,印證市場需求結構向高端化、智能化演進的趨勢。
動力電芯市場呈現差異化特徵:磷酸鐵鋰電池成本優勢凸顯(價格穩定於0.34元/Wh),而三元電池則憑藉能量密度優勢保持溢價(單價0.44元/Wh)。鋁塑膜等輔材價格持平,反映供應鏈議價能力趨於平衡。
當前汽車板塊市盈率TTM為26.1倍,較滬深300溢價約2.08倍;市淨率比值達2.07倍,顯示投資者對長期增長潛力的樂觀判斷。儘管上游成本壓力尚未完全傳導至終端,但行業技術疊代與規模化效應或推動盈利能力邊際改善。
總結展望
綜合來看,新能源汽車板塊在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及市場需求驅動下保持韌性,結構性機會集中在智能化部件與高附加值材料領域。短期價格波動需關注鋰資源供需調整節奏,但中長期滲透率提升邏輯未變。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具備成本控制能力的龍頭廠商,以及受益於技術升級的細分賽道頭部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