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動力電池的安全性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近日,一項針對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正式發布,標誌著動力電池安全要求邁入新階段。該標準將於2026年7月1日起實施,旨在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的安全性能,保障用戶的生命財產安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新標準對熱擴散測試進行了重要修訂,進一步明確了待測電池的溫度要求、上下電狀態、觀察時間以及整車測試條件。與此前相比,技術要求從「著火、爆炸前5分鐘提供熱事件報警信號」調整為「不起火、不爆炸」,同時要求煙氣不對乘員造成傷害。這一調整顯著提高了動力電池在極端情況下的安全性能,為電動汽車用戶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為全面評估動力電池的防護能力,新標準新增了底部撞擊測試。該測試模擬電池底部受到撞擊後的情況,旨在驗證電池在遭受外部衝擊時的安全性能。通過這一測試,可以更好地確保電動汽車在複雜路況下的安全性,減少因電池受損引發的潛在風險。
考慮到快充技術對電池安全性的影響,新標準新增了快充循環後安全測試。該測試要求電池在完成300次快充循環後進行外部短路測試,確保電池在長期快充使用後仍能保持「不起火、不爆炸」的安全狀態。這一測試的引入,為電動汽車用戶提供了更全面的安全保障,同時也推動了快充技術的健康發展。
新標準明確適用於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非驅動類電池不在其適用範圍內。此外,標準還完善了絕緣電阻要求,增加了包含交流電路電池系統絕緣電阻的相關規定。同時,擠壓測試要求也得到提升,新增了絕緣電阻相關判定條件。這些調整進一步細化了動力電池的技術要求,為行業提供了更清晰的技術指導。
總結
此次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標準的發布,標誌著我國在動力電池安全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通過優化熱擴散測試、新增底部撞擊測試和快充循環後安全測試,以及明確適用範圍和技術要求,新標準為電動汽車的安全性能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隨著標準的實施,電動汽車行業將迎來更安全、更可靠的發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