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物流 資訊詳情
中美貿易政策調整推高貨櫃海運需求 運力緊張與成本上升成焦點
 貨櫃 2025-05-15 14:04:49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中美兩國近期對部分商品關稅進行調整,疊加美國進口商加速布局訂單,跨太平洋貨櫃運輸市場正經歷顯著波動。分析顯示,原本集中在第三季度的傳統旺季可能提前啟動,但運力收縮和供應鏈壓力或導致企業面臨更高的運營挑戰。

  一、關稅調整催生海運旺季提前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貨櫃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指出,中美雙方對部分商品實施的90天關稅暫停政策及稅率下調措施(從145%降至30%),顯著刺激了中國出口商向美國市場的發貨需求。跨太平洋航線平均運輸周期為22天,航運企業正利用窗口期密集調配運力以應對訂單激增。數據顯示,截至5月14日的七天內,中美貨櫃預訂量較月初飆升277%,達到21,530個標準貨櫃,反映出市場對政策變化的快速響應。

  二、亞美航線運力顯著收縮推升成本壓力

  航運數據分析顯示,亞洲至北美航線的運力在4月20日至5月12日期間下降17%,四周滾動平均運力僅維持在26.5萬TEU。與此同時,航商因應需求變化調整船期,「空白航行」(取消原定港口掛靠或航次)數量激增86%。這種結構性調整導致船舶利用率波動,進一步推高運輸成本。有企業反映,運價上漲已使綜合運營成本增加40%,部分商家計劃通過提價轉嫁壓力。

  三、企業加速補貨與庫存短缺風險並存

  美國進口商正加快補充關鍵商品庫存,如醫療設備(注射器、呼吸器)和化工原料(磷酸、抗壞血酸)。然而,30%的關稅仍對低利潤產品構成制約,部分商家選擇觀望。化學品分銷領域尤為突出:陣亡將士紀念日前後,清潔用品、食品添加劑及建築材料所需的多種原材料庫存已趨緊。若短期內訂單持續湧入,倉儲和運力瓶頸可能導致類似疫情時期的短缺重演。

  四、政策波動加劇供應鏈脆弱性

  儘管關稅調整釋放了部分貿易活力,但中美間的貿易關係仍存在不確定性。航運企業需在航線切換中承擔短期成本上升壓力,而進口商則面臨價格傳導與庫存管理的雙重挑戰。當前磷酸等化工品供應已亮起黃燈,若補貨窗口期運力無法匹配需求,或對終端消費市場產生連鎖影響。

  總結:

  關稅政策調整既為中美貨櫃運輸注入短期動能,也暴露了供應鏈在快速變化中的脆弱性。旺季提前帶來的訂單潮加劇了運力與倉儲緊張,而持續存在的關稅壁壘又抑制了部分市場需求的釋放。未來三個月內,企業需在成本控制、庫存規劃及物流協調間尋找平衡點,以應對政策波動和市場供需失衡的雙重考驗。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貨櫃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