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其他 資訊詳情
築牢法治根基 優化服務保障 護航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服務 2025-05-15 13:48:05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2025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中,監管機構與司法部門聯合發布多項制度性舉措,聚焦提升資本市場法治化水平。通過完善法律體系、強化執法協同、暢通投資者訴求渠道等多層次布局,持續優化市場生態,為投資者合法權益提供更堅實的保障,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

  一、強化法治根基 構建投資者保護長效機制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服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法治建設是維護資本市場的核心基石。監管部門積極參與《金融法》起草工作,加速推進《證券投資基金法》修訂,並同步完善上市公司監管條例與證券公司監管條例的制定修訂進程。同時配合司法機關研究出台多項司法解釋文件,涵蓋內幕交易、操縱市場民事賠償及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等關鍵領域,進一步細化違法成本與投資者救濟路徑。這些制度性安排形成"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三位一體的保護框架,為投資者權益築起多層次防護網。

  二、深化司法行政聯動 完善多元糾紛解決體系

  最高人民法院與監管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嚴格公正執法司法服務保障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標誌著司法與行政協同機制進入新階段。通過統一法律適用標準、強化案件審理專業性、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舉措,著力破解投資者維權成本高、舉證難等問題。該文件特別強調對中小投資者的傾斜保護原則,在虛假陳述、操縱市場等典型案件中明確優先賠償機制,推動形成"行政監管+司法救濟"雙輪驅動的糾紛解決模式。

  三、健全制度設計 暢通中小投資者訴求渠道

  為提升立法科學性與民主性,監管部門建立了重大政策法規制定修改中的中小投資者保護審查機制。該機制要求在規則起草階段必須通過聽證會、公開徵求意見等方式廣泛收集市場聲音,並擬設立基層立法聯繫點實現常態化意見徵集。數據顯示,2023年證監會已針對27項重點規章完成專項審查,採納公眾有效建議146條。這種"開門立法"模式既保障了制度規則的透明公平性,也強化了投資者對市場的參與感與信任度。

  通過系統性推進法治完善、機制創新和渠道拓展三大路徑,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體系正在實現從"被動救濟"向"主動預防"的轉變。這些舉措不僅夯實了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制度基礎,更彰顯出監管部門以服務為導向推動改革的決心。隨著法律框架持續優化與多方協同效能釋放,一個更加規範透明、公平包容的資本市場生態將加速形成,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可持續的價值回報空間。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服務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