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北京市人民政府於5月16日正式發布《以高水平開放推動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系統部署了未來五年在服務貿易、數字貿易及關聯領域的創新路徑。該方案聚焦跨境要素流動便利化、市場准入放寬等核心領域,通過政策組合拳加速構建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為我國服務業擴大開放探索新經驗。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服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北京市提出明確時間表:到2030年全市服務貿易規模將穩居全國前三甲,並實現數字貿易國際競爭力顯著躍升。具體指標顯示,屆時數字服務出口占全市服務出口比重有望達到70%左右,標誌著北京在數位技術、文化內容等高附加值領域的引領地位進一步鞏固。
方案提出全方位優化外籍人才引進機制,實施7×24小時口岸簽證服務保障制度,為科研人員及創新創業團隊提供高效通關支持。同時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結算中的應用範圍,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向境外企業提供更靈活的人民幣貿易融資解決方案。這些舉措將顯著降低企業跨境運營成本,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北京市率先推進增值電信業務開放試點,在網際網路數據中心(IDC)、內容分發網絡(CDN)等關鍵領域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同時積極籌建國家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通過優化數據流通基礎設施,為跨國企業提供更高效能的算力支撐與數據交互平台,加速形成數字貿易產業集聚效應。
方案特別強調文化出口能力建設,將支持超高清視聽作品製作團隊開拓海外市場,通過技術標準輸出和內容創新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此舉不僅有助於擴大版權交易規模,還將推動影視、動漫等數字文化產品在全球價值鏈中占據更高地位。
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鼓勵金融機構完善境外分支機構布局,探索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外匯風險管理等特色金融服務。這一系列措施將為"一帶一路"建設參與企業提供更精準的金融支持,促進國際產能合作與技術轉移。
方案明確將綠色貿易作為重要發展方向,通過加強國際低碳技術研發合作,支持專業機構在京開展綠色絲綢之路建設。此舉旨在構建涵蓋節能環保裝備、清潔能源服務等領域的綠色貿易體系,為全球氣候治理貢獻北京智慧。
該實施方案標誌著北京市在服務業開放領域邁入新階段。通過系統性政策創新與制度突破,不僅將加速數位技術賦能傳統服務貿易轉型,更將培育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型服務業態。隨著跨境要素流動便利化水平提升和市場准入持續放寬,北京有望成為全球高端服務要素配置樞紐,為我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示範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