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藥品 資訊詳情
全球創新藥板塊震盪:政策風向與市場反應解析
 創新藥 2025-05-12 11:30:50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5月12日,A股和H股的創新藥企業股價集體遭遇重挫。邁威生物、舒泰神等頭部公司盤中跌幅均超過兩位數,百濟神州、恆瑞醫藥等龍頭企業也出現顯著回調。與此同時,日本中外製藥、第一三共等跨國藥企同步下跌,市場情緒受到政策預期衝擊。這一連鎖反應源於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即將簽署的藥品降價行政令,引發全球投資者對創新藥行業盈利前景的擔憂。

  一、政策不確定性觸發市場恐慌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創新藥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當日早盤,A股創新藥板塊成為重災區:邁威生物最高跌16%,舒泰神和百濟神州分別下跌超10%和9%,恆瑞醫藥跌幅亦超過4%。截至收盤前,百利天恆、信立泰等企業股價均跌超5%。港股市場同樣承壓,歌禮製藥、和鉑醫藥跌幅達8%,昭衍新藥、石藥集團等跌幅超過2%。這一波動與美國政策動向直接相關——川普宣稱將通過行政令推動處方藥價格下降30%80%,儘管具體執行細則尚未明確。

  二、跨國藥企同步承壓凸顯行業脆弱性

  日本醫藥股的聯動下跌印證了全球市場的緊密關聯:中外製藥單日跌幅超6%,第一三共和武田製藥分別下跌5%和近5%。這種跨國共振反映出市場對政策外溢效應的擔憂——若美國通過行政手段強行干預藥價,可能引發其他國家效仿,導致創新藥企業的全球定價體系面臨重構風險。

  三、價格談判機制限制政策落地效力

  分析人士指出,川普的表態雖具衝擊力,但實際執行存在法律和技術障礙。根據現行規定,美國政府無法直接與製藥企業進行價格談判,僅通過《通脹削減法案》允許對特定藥物(2024年限15種)開展議價。此外,該法案要求藥企需將藥品漲幅超過通脹的部分作為罰金上繳,但這一機制覆蓋範圍有限。因此,短期內美國政府缺乏廣泛干預藥價的政策工具,主要依賴PBM(藥品福利管理公司)市場化談判。

  四、市場情緒與長期價值間的博弈

  儘管政策風險引發短期波動,行業基本面仍存在支撐因素:創新藥研發周期長、投入大,價格壓制可能影響企業研發投入積極性。但投資者當前更關注的是政策不確定性對估值的直接衝擊。截至收盤時,A股百利天恆下跌超5%,H股石藥集團跌幅超過2%的數據表明,市場正在重新評估政策風險與公司盈利能力之間的平衡。

  總結:

  全球創新藥板塊在多重政策預期下經歷劇烈震盪,反映出資本市場對行業盈利模式轉變的高度敏感。美國行政令的象徵性意義與實際執行難度形成對比,而跨國市場的同步下跌則凸顯了全球化產業鏈中的聯動效應。未來,若主要經濟體持續收緊藥價管控,企業需在成本控制、研發效率和市場策略上尋求新平衡,創新藥行業的估值邏輯或面臨結構性調整。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創新藥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