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住宅 資訊詳情
存量住宅煥新潮下 局部改造重塑居住價值
 住宅 2025-05-20 15:10:26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0日)

  當前我國4.6億套存量住宅中,超2.7億套房齡已超過20年。隨著居民對品質生活需求的提升,既有住宅局部區域的功能優化、安全隱患消除及審美升級正成為剛需。這一趨勢下,「局改」作為針對家庭空間精細化改造的服務模式,正推動家裝行業從「大拆大建」向精準服務轉型。

  一、定義與定位:局改是存量時代的系統性解決方案

  局改是指對既有住宅中局部區域或特定空間進行功能疊代、安全隱患排除及審美升級的綜合性改造服務。其核心在於通過精準設計與施工,解決布局不合理、設施陳舊等問題,併兼顧新舊空間的協調統一。區別於傳統裝修的全面翻新,局改更強調針對性和效率,聚焦消費者對居住體驗提升的核心訴求。

  二、認知誤區:破解「低價競爭」與「服務邊界」的困局

  誤區一:局改=簡單維修

  部分從業者將局改等同於應急性維修服務,忽視其作為空間優化升級的本質屬性。實際上,局改需要專業設計能力及複雜施工技術支撐,遠超常規修補範疇。數據顯示,消費者選擇局改時更關注污染控制(TOP1)、區域固定性(TOP2)和靈活工期(TOP3),而非單純追求低價或速成。

  誤區二:消費者只為省錢省時間而來

  調查顯示,「功能升級」「空間優化」「審美疊代」是用戶需求前三項,而預算敏感度處於次要地位。企業若僅以「低價套餐」吸引客戶,易陷入質量爭議與低利潤陷阱。真正的價值在於通過環保技術、流程標準化及終身服務構建差異化競爭力。

  誤區三:局改會稀釋品牌定位

  頭部家裝企業擔憂布局局改可能拉低品牌形象,但行業共識正轉向將其視為存量市場必爭的「能力短板」。例如,傳統裝企已通過子品牌模式探索局改業務,而部品供應商則需突破單品供應局限,與服務商共建技術協同機制。

  三、發展方向:從單次服務到全周期價值創造

  1. 主動需求激發:推動消費者由被動應對問題轉向主動優化生活方式,例如推出「適老化改造」「家庭擴容」等場景化套餐;

  2. 數字基建賦能:通過AI設計工具與智能施工管理提升效率,降低人工依賴風險;

  3. 服務生態構建:建立會員制年費模式,提供定期檢測、局部優化及維保服務,實現用戶全生命周期價值挖掘;

  4. 供應鏈協同創新:聯合物業、材料商打造「檢測-改造-交付」閉環,並在T20峰會等平台強化跨領域技術銜接能力。

  四、核心屬性:專業性與場景化的雙重驅動

  局改需具備三大特性:標準化輸出替代經驗依賴(如制定新舊界面處理規範)、全流程響應機制(覆蓋需求分析到售後維保),以及生活方式洞察力(平衡功能升級與整體風格統一)。此外,施工過程中對噪音控制、成品保護的要求顯著高於傳統裝修,需通過技術優化降低擾民風險。

  行業痛點攻堅:供應鏈協同與服務標準化

  當前企業普遍面臨獲客效率低、交付周期長及團隊考核機制不匹配等問題。協會正聯合產業鏈上下游搭建「局改供應鏈共研平台」,重點攻關小單快反能力,並計劃在T20峰會推出專屬展區,集中展示適老化衛浴、智能電路改造等前沿技術解決方案,推動行業從碎片化探索走向系統性突破。

  總結

  局改作為存量時代的關鍵服務形態,正重塑家裝行業的競爭邏輯。通過釐清定義誤區、強化專業能力與供應鏈協同,企業可將低頻需求轉化為高頻價值入口,同時滿足消費者對「更高性價比生活質量」的追求。隨著行業共識的形成和技術標準的完善,局改有望成為激活4.6億套存量住宅潛能的核心引擎,並推動居住服務從一次性交易向全周期運營升級。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住宅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