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醫療服務 資訊詳情
醫保改革新舉措:醫療服務價格規範與技術創新並行
 醫保 2025-05-23 10:49:11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3日,國家醫保局近期圍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範化建設展開密集部署,在放射檢查、綜合診查等重點領域推進價格政策落地。這一系列動作標誌著我國醫療服務體系正通過價格槓桿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既降低群眾就醫負擔,又激發行業創新活力,為構建高質量醫療保障體系提供關鍵支撐。

  一、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實現「合併同類項」,推動規範統一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醫保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國家醫保局最新公布的放射檢查、超聲檢查等四類立項指南,通過整合分散的醫療服務項目名稱和服務產出標準,實現了全國範圍內的規範化管理。例如B超檢查原按部位拆分多個收費項目的模式被徹底改變,改為統一為"超聲檢查(按部位計價)",這一調整使醫療機構計費流程更加透明清晰。數據顯示,整合後腹部、泌尿系統等細分項目名稱雖消失,但關鍵價格要素如計價單位和構成規則得到統一,有效減少了跨地區服務比對的混亂現象。

  二、新技術與新業態獲政策支持,醫保賦能醫療行業發展

  在放射治療領域,質子放療、重離子放療等前沿技術被首次納入全國統一定價目錄。為平衡創新應用與患者負擔,新指南特別設置療程費用封頂機制,浙江等地已試點執行該標準。航空醫療轉運作為"低空經濟+醫療服務"的創新模式,在黑龍江、廣東等省份完成價格項目落地,形成覆蓋東三省至華南地區的空中急救網絡。這些舉措既推動了高端設備臨床轉化,也為新興業態發展預留政策空間。

  三、聚焦民生需求優化服務供給,提升特殊群體就醫體驗

  針對老齡化社會與生育友好型建設需求,新立項指南新增多項針對性項目:胎兒系統性篩查(大排畸)、家庭病床建床費等填補了原有價格體系空白。數據顯示,僅超聲檢查類新增的胎兒心臟彩超項目就可使出生缺陷早篩覆蓋率提升15%以上。在居家醫療服務方面,遠程監測、上門服務費等項目的標準化定價,配合安寧療護服務首次納入醫保支付範疇,切實改善老年患者就醫體驗。

  四、指南落地後的綜合效應:降費增效與多方共贏

  價格調整呈現結構性優化特徵:CT檢查費用從300元以上普遍降至200元左右,磁共振檢查則由600元級下調至500元區間。與此同時,醫療機構通過規範雲影像服務標準(如要求檢查結果手機可讀、機構互認),既減少重複檢查率約18%,又為科研數據共享創造條件。值得注意的是,技術勞務類項目價格獲得上調空間,部分醫院診查費提升幅度達25%-30%,有效改善了"以設備養醫護"的收入結構失衡問題。

  此次醫保價格改革通過標準化與創新化並舉策略,既實現了醫療服務供給端的質量升級,又在患者負擔可控範圍內完成了技術價值的合理體現。隨著全國統一定價體系加速落地,醫療資源配置效率將持續提升,預計到2025年底將有超過80%的三甲醫院完成系統對接,形成多方共贏的醫保治理新格局。國家醫保局表示,未來將繼續完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推動醫療服務行業向更高質量發展邁進。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醫保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