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7日
今日A股市場呈現顯著分化特徵,儘管創新藥等新興領域表現強勢,但受消費電子、新能源車等權重板塊拖累,主要指數全天維持窄幅震盪。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3340.69點,跌幅0.18%;深成指跌0.61%,創業板指收於1991.64點,跌幅0.68%。兩市成交額連續兩日突破9000億元,行業輪動特徵明顯,政策驅動與技術變革成為市場焦點。
今日早盤三大股指集體低開後持續走弱,午後雖有小幅反彈但未能翻紅。全市場2635隻個股實現上漲,2574隻下跌,呈現漲跌互現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創新藥板塊強勢領漲,三生國健、舒泰神等多股漲停或漲幅超10%,帶動醫藥生物行業指數單日漲幅居前。
從成交量看,滬市成交3944億元,深市6045億元,合計9989億元較昨日微降1.1%。市場情緒指標顯示,80隻個股漲幅超過9%,但跌超9%的股票僅2隻,反映局部熱點持續性較強。
行業表現呈現鮮明對比:有色金屬板塊領跌兩市,東方鉭業等多股跌幅超4%,而紡織服飾、環保領域則因需求預期改善逆勢走強。明牌珠寶、錦泓集團等紡織服裝龍頭封上漲停;環保板塊中萬德斯、勁旅環境漲幅均超過10%。
創新藥作為政策重點支持方向,其崛起與近期醫保目錄調整、研發稅收優惠等利好直接相關。此外,新消費概念在培育鑽石、無人物流車等領域同樣表現活躍,顯示市場對內需提振政策的積極反饋。
科技板塊整體回調顯著:CPO、算力、AI應用等前期熱門題材跌幅居前,寒武紀、鴻合科技等跌超4%。消費電子與半導體行業同步走弱,反映市場對高估值品種的謹慎態度。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創新藥與高端製造在政策支持下展現韌性。數據顯示,國防軍工、基礎軟體等細分領域獲資金持續關注,顯示投資者正從短期博弈轉向中長期產業邏輯布局。
市場分析指出,在美聯儲加息周期尾聲背景下,國內降息政策疊加北向資金連續淨流入,為A股提供流動性支撐。短期來看,3300點整數關口存在較強支撐,但成交額未有效突破萬億制約了反彈空間。
展望後市,政策驅動型行業(如創新藥、高端製造)與技術疊代領域(AI算力、人形機器人)或成核心主線。建議投資者關注估值修復潛力疊加業績確定性的標的,在結構性行情中把握"科技敘事"與"內需復甦"兩條邏輯線。
總結:今日A股在權重板塊調整壓力下維持震盪,但創新藥、環保等政策受益方向表現亮眼,凸顯市場對產業政策的響應速度加快。隨著政策效果逐步顯現,疊加技術變革帶來的長期機遇,結構性行情有望延續。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成交量變化及宏觀數據指引,在波動中把握確定性較強的細分領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