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製品 內容詳情
2015年我國豆製品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豆製品 2015-06-02 17:16:09

我國是豆製品生產大國,但不是強國,在產品質量、標準化生產、原料綜合利用率、生產關鍵技術等方面還較落後,尤其是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水排放等更是目前行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日前,海口市濱江西路的一個豆製品生產基地排臭水,致下游數百商家苦不堪言,這再次引發業內人士的思考。

事件回顧:豆製品生產基地排臭水

在濱江西路海南機電燈飾城做生意的浙江籍商戶鄭先生說,2012年8月份,他們200多家浙江籍燈飾、電線、電纜經營戶從海口市中山路搬遷至現址,機電燈飾城占地面積40餘畝,一條500米長的排水溝明渠從東邊橫穿機電燈飾城而過。大約6天前,原本清澈見底的排水溝突然間變得烏黑,臭氣熏天,這讓燈飾城的所有經營商戶苦不堪言,前來購買商品的海口市民叫苦不迭。受其影響,機電燈飾城的顧客銳減,生意慘澹。

海口市環境監察局環境三科林科長正在現場調查。隨後林科長來到上游2公里遠的海口市豆製品集中生產基地。據豆製品集中生產基地張經理介紹,6天前,生產基地從白沙門污水處理廠購進了8噸污泥,準備培養繁殖生物菌和微生物,用以分解豆製品生產用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在培養繁殖過程中發生了意外,廢水收集池連接沼氣池的閥門出現故障,沼氣池中的機器設備運營過程中也發生了故障,導致沼氣池中的微生物數量減少,無法正常培養和繁殖,他們在環保部門的督促下,與機器銷售方取得聯繫,已於1月9日下午更換了出現故障的閥門,正在對出現機械故障的沼氣池進行檢查和檢修,估計一兩天內檢修完畢。

1月10上午11時30分許,海口市豆製品集中生產基地張經理當場提交了一份《承諾書》,就操作中出現意外導致臭水排出對下流商家和居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不良影響表示歉意,並承諾在10日之內完成調試整改檢修工作,排放水質達到環保部門的規定標準,今後不會再次發生類似事故。海口市環境監察局責令該豆製品生產基地10日內完成整改。

專家觀點:節能減排挑戰傳統豆製品加工業

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鮑魯生表示,傳統豆製品加工業用水量大,目前北京規模以上豆製品生產企業年加工用水量約為600萬~800萬噸,相當於3~4個昆明湖的水量。

鮑魯生介紹說,除了用水量大外,我國豆製品加工業當前存在的共性問題還有:加工過程中產生大量黃漿水、清洗廢水和豆渣等;盒豆腐生產兩次升溫、一次降溫須耗費大量的能源;當前的敞開式生產線在沖洗時會消耗大量的清水,並產生較多的污染排放。

雖然大豆食品營養豐富,已被全世界公認並預測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但我國傳統豆製品產業現處在低產值,高耗水、高耗能、廢水廢渣高排放的狀態,與國家 「十二五」發展規劃制定的發展方向差距很大,與節能減排的大趨勢格格不入。傳統豆製品產業要做到持續的節能減排,生產企業必須進行工藝、設備及生產方式的創新,現今生產發展模式不改變,傳統豆製品產業顯然就不會有前途。

展望未來:從技術上做好文章

豆製品行業分析及技術研究報告了解,在豆製品機械中,通過採用高新技術可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耗,增加得率和附加值,保持豆製品營養成分、風味及保證豆製品安全。當前,國外已開發國家廣泛採用高新技術應用到豆製品機械中,從而不斷推出技術含量更高、更人性化的新設備、新產品,使設備性能大大提高。因此,高新技術是豆製品機械上檔次、上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廣泛的發展應用前景。

為適應市場需求,豆製品機械製造商正積極擺脫產品數量多、技術含量低的形象,並向多功能化、智能化等方向發展。不少業主表示,現代消費者追求豆製品口味的豐富性,豆製品生產趨向於多品種、小批量。與此相應,多元化、具有多種切換功能,能適應多種包裝材料和模具更換的豆製品機械才能夠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豆製品相關研究報告
豆製品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