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建補短板趨勢下,我國範圍內掀起了新一輪交通設備建設熱潮,體量較大的為幹線鐵路即高鐵建設,而增長速度最快的為城市軌道,以地鐵建設為突出代表,以下是交通設備行業現狀分析。
2011年由於高鐵「甬溫事件」導致投資出現階段性波動,2012~2017年投資增速中樞下滑到5%水平。交通設備行業分析指出,為了完成2020年營業總里程15萬公里,高速鐵路3萬公里的目標,「十三五」 期間年投資額將維持在8000億元的高位,且明年機車車輛購臵投資將重回1000~1200億元的水平。
2017年底,我國城軌交通建成地鐵線路長度已接近4000公里,達到3967.08公里,同比增長30.58%。交通設備行業現狀分析指出,與2011年的1364.33公里相比大幅增長了190.77%。
在車輛裝備領域,隨著中國城軌交通建成地鐵線路數量與長度的增加,地鐵配置車輛數量也在逐年增長。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城市建成地鐵配置車輛數量已達到21628輛,同比增長21.4%。
2018年,我國城市道路交通設備系統投資426億元,部分城市的交通設備管理已達到較高水平,智能公交調度、道路信息發布、停車引導,路況信息推送等基於交通設備系統的服務已基本實現。隨著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大發展以及網際網路+的推進,交通設備市場空間將不斷做大,預計將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
在地鐵裝備領域,地鐵為我國目前城市交通設備領域主流制式運輸工具且在新增運營線路和未來城市交通設備市場中已基本占據絕對主導優勢。截止2018年底,借勢全球交通設備行業新一輪發展契機,面對國際廣闊的城市交通設備市場,我國交通設備交通產業在國家各項利好政策推動下,在穩固國內現有市場前提下,踐行國家「走出去」 發展戰略,積極搶占國際市場。
2018年12月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國高鐵網正式由「四縱四橫」升級為「八縱八橫」,並提出到2025年中國高鐵里程數將達到3.8萬公里。交通設備行業現狀分析概括,「八縱八橫」的總目標為:鐵路網覆蓋20萬人口以上城市,快速鐵路網連接所有50萬以上人口城市,高速鐵路網連接所有100萬以上城市;城際高鐵連接城市群內部城市。到2020年中國高鐵營業里程達3萬公里,新增1.1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2020-2025年規劃鐵路總里程新增2.5萬公里,高鐵新增0.8萬公里,同比下降17%和27%2025-2030年同比持平;可以預見,十三五期間國家鐵路建設將迎來新一輪高潮。
我國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已初步建立了國家軌道交通裝備技術創新框架,已建成以現代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為代表的國家級研發機構10家,國家創新型企業5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3家。形成了以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為骨幹,覆蓋基礎技術、共性技術、產品實現技術的研發創新體系。
未來,我國將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後對交通運輸的要求越來越高,為適應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應優先發展交通運輸業,加快交通現代化步伐,從被動適應逐步轉向對國民經濟的先導促進作用。發展綜合交通運輸系統是當代運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方向,它是增強有效運輸生產力,緩解交通運輸緊張狀況的途徑之一,也是經濟地發展運輸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方法。以上便是交通設備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