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奶 內容詳情
乳酸菌奶行業數據統計
 乳酸菌奶 2019-08-21 10:53:01

  世界各國的乳酸菌奶市場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中國乳酸菌奶市場增長率領跑全球,截止2018年銷售額排名前15位的乳製品加工企業銷售額為1794億元,約占全國銷售總額的53.9%,以下是乳酸菌奶行業數據統計分析。

乳酸菌奶行業數據統計

  伴隨著國民健康理念的覺醒和消費水平的提高,我國乳酸菌市場快速崛起。根據乳酸菌奶行業分析數據,2013年開始,我國乳酸菌的市場增長便呈現出井噴的狀態,增長率一度達50%。2015年市場規模一舉突破百億大關,達到了109.81億元。

  2017年,我國乳製品產量達到2691.66萬噸,年複合增長率為3.26%。乳酸菌奶行業數據統計指出,預計在2017年至2027年間,中國市場將成為促進全球液態奶及奶粉業務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低溫巴氏奶和酸奶為國內最具成長性的乳品品種,低線城市消費升級將為國內乳品銷售提供巨大空間。

  從幾大品牌的平均價格來看,常溫乳酸菌飲料價格大多保持在十幾元的區間,價格差異不大,定價接近中端市場,價格較為親民。

  從幾大品牌的平均份額來看,我國常溫乳酸菌飲料市場上品牌眾多,品質良莠不齊,行業混亂。前兩年,均瑤味動力市場份額較為領先,但領先地位未能鞏固,近兩年市場份額下降,發展勢頭減弱。

  從行業上市公司層面來看,2018年上半年,A股9家上市乳製品企業中,有8家企業(除了皇氏集團)營收同比增速高於2018年的水平,有7家企業(除了皇氏集團和廣澤股份)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速高於2018年水平,業績環比改善趨勢十分明顯。其中,伊利上半年實現收入334.9億,同比增長11.3%,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22.3%;其中單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9.9%,扣非後淨利潤同比增長28.6%,超出市場預期。

  2018年,我國進口奶牛共69.46萬頭,新增原奶產能600餘萬噸,增長幅度超過15%。「三聚氰胺」事件後所導致的奶荒促使上游乳企大幅新建與擴建規模化牧場,導致2017年全國奶牛存欄量繼2010年後再次明顯上漲,供給大幅度增加,因此,2017年下半年乳製品產能又開始出現嚴重過剩。進入2018年,上游乳企開始主動淘汰低產乳牛,引進效率更高的品種,供給收縮明顯,2018、2019年國內奶牛存欄量負增長。

  傳統乳品巨頭蒙牛、伊利、光明等紛紛進入乳酸菌行業,世界活性乳酸菌飲料巨頭日本養樂多集團,也已高調進軍中國市場。已有多家乳企先後完成資本籌備,準備衝刺IPO。乳酸菌奶行業數據統計指出,而目前國內乳酸菌奶飲料的龍頭企業太子奶集團,已連續11年複合增長100%以上,銷售額從2008年的15億元達到2018年的30億元,其在湖南株洲、北京密雲、湖北黃岡、江蘇崑山、四川成都興建的五大生產基地,2019年將全部建成投產。

  目前,我國總體液體乳市場規模約為3670億元,其中牛奶飲品占比約16%,巴氏奶占比約7.6%,而常溫奶占比約24%,酸奶及酸奶飲品占比約33%。其中低溫巴氏奶和酸奶(常溫、低溫以及乳酸菌飲料)依然保持著較高的增速,可達9.7%、18.1%。以上便是乳酸菌奶行業數據統計分析所有內容了。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乳酸菌奶相關研究報告
乳酸菌奶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