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奶行業是我國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目前已連續5年保持25%以上的年增長率,行業企業也已經進入奶源、產品、渠道全產業鏈競爭的時期,以下是乳酸菌奶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我國乳製品行業規模不斷擴大,1980年以來乳製品消費量提升了約27倍,由1980年的136.7萬噸大幅增長至2018年的3943萬噸,複合增長率達 9.25%。人均乳製品消費量方面,相較於美、日等已開發國家仍有較大差距,2017年我國人均乳製品消費僅為20.7kg,不及美國人均數據一半,因此未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科學營養食飲的不斷追求,我國乳製品市場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2018年,我國top3乳企市場份額穩步攀升至50.2%,伊利、蒙牛和光明三家公司分別以23.6%、22.4%和4.2%位列市場份額前三,緊隨其後的養元份額5.5%,旺仔4.3%,雀巢、娃哈哈、三元以及椰樹也有一席之地,但都遠不能與兩大龍頭相提並論。
乳酸菌奶行業分析指出,乳酸菌奶行業的產業鏈較長,涵蓋飼草飼料、奶牛養殖、乳製品加工、終端銷售等多個環節,各環節之間聯繫緊密,一體化程度要求很高,實現了第一產業(農牧業)向第二產業(食品加工業)和第三產業(分銷、物流)縱向延伸,現從三方面分析酸菌奶行業產業布局:
我國的乳酸菌飲料市場起步較晚,消費者認知不充分,市場培育還在繼續。相比於傳統乳飲料,生產工藝、冷鏈配送要求高,考驗企業的研發和推廣能力。目前,乳酸菌飲料市場並沒有全國性的主導品牌,各企業仍處於激烈市場競爭中。陳衛預測,隨著乳品市場步入高端消費時代,乳酸菌飲料較高的產品價格將不再是消費門檻。他認為,較之普通乳品,乳酸菌飲料的利潤率至少高出20%,比起同質化乳品市場的價格戰,企業更青睞開發乳酸菌飲料這樣的中高端產品。
據相關資料介紹,歐美市場上有上千種品牌的活菌製劑,其菌種主要是各種雙歧桿菌及乳酸桿菌等,其產品形式有口服液、膠囊劑等。在美國這類產品均屬於「膳食補充劑」類,我國多將其列為保健食品。乳酸菌奶行業產業布局指出,我國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即已開始研發生產益生菌類保健品,但市場發育仍不成熟。全國乳酸菌保健食品至多只有幾億元人民幣的市場規模。
目前,我國乳製品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市場呈現個位數增長,競爭由量爭轉化為質爭,市場結構也將進一步優化,集中度不斷提高,企業優勝劣汰尤為突出。隨著消費增長和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未來行業發展空間巨大。預計2019年全年,我國高端奶市場集中度將逐漸提高高,預計高端奶市場前十品牌總份額達90.01%。以上便是乳酸菌奶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