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健康理念的覺醒和消費水平的提高,我國乳酸菌市場快速崛起,2018年1-12月,規模以上乳酸菌製造業完成營業收入18679.8億元,同比增長7.3%,以下是乳酸菌奶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010年到2017年,我國乳製品產量從2149.64萬噸增長至2691.66萬噸,年複合增長率為3.26%。預計在2018年至2028年間,我國市場將成為促進全球液態奶及奶粉業務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低溫巴氏奶和酸奶為我國最具成長性的乳品品種,低線城市消費升級將為我國乳品銷售提供巨大空間。
目前,我國總體液體乳市場規模約為3670億元,其中牛奶飲品占比約16%,巴氏奶占比約7.6%,而常溫奶占比約24%,酸奶及酸奶飲品占比約33%。乳酸菌奶行業分析指出,其中低溫巴氏奶和酸奶(常溫、低溫以及乳酸菌飲料)依然保持著較高的增速,可達9.7%、18.1%。
乳酸菌奶行業發展現狀指出,隨著乳酸菌飲料市場的發展,常溫乳酸菌企業加速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進發,渠道下沉加速。目前,我國一二線城市基本進入成熟期,而三線城市及縣鎮市場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2018年,常溫乳酸菌飲料在我國鄉鎮地區銷售額份額最大,約占整體份額的38.84%,而一線及次一線城市僅占10.21%。同時,2018年,鄉鎮地區的常溫乳酸菌飲料銷售額份額增長了58.2%,為增長最快地區。
有業內人士直言,「目前,常溫乳酸菌飲料的生存空間在向三四線市場乃至鄉鎮地區轉移,這些地方的常溫乳酸菌飲料企業相當活躍。以湖北市場為例,該區域有30多家常溫乳酸菌企業,越是信息閉塞的偏遠鄉鎮這些產品賣得越好。」
乳製品工業是重要的民生工業,乳製品加工屬於牧產品加工行業,系國家鼓勵類產業。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把乳製品作為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營養品食用。因此,乳製品行業的總收入也不斷增加,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得到提高。
從我國人均乳製品消費量來看,我國乳製品消費量遠未達到飽和狀態。我國人均乳品消費量與其他乳製品消費大國如印度、美國和歐洲差距巨大。乳酸菌奶行業發展現狀指出,即使是飲食習慣較為相近的日本和韓國,人均消費量也是我國的2倍左右;其他發展中國家如巴西、南非和墨西哥的人均消費量是我國的3倍左右。
從我國宏觀經濟來看,我國經濟從傳統的投資拉動型向消費驅動型轉變,推動了包括食品飲料工業在內的傳統消費領域升級。我國食品工業進入結構性增長時期,消費結構升級將成為我國食品飲料未來主要增長來源之一,具有創新性、高壁壘的細分領域將有更高的行業成長空間。
總體而言,我國常溫乳酸菌飲料市場發展勢頭減弱,由於其功能定位與常溫酸奶相近,未來受常溫酸奶衝擊較大。近年來行業企業加速鄉鎮市場布局,依託傳統渠道,鄉鎮市場份額較高。行業較為混亂,市場競爭散亂,品牌集中度低,全國性的龍頭品牌暫未出現。未來,常溫乳酸菌飲料若想實現持續發展,需要給予產品不同的市場定位、功能定位及銷售渠道,以上便是乳酸菌奶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