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保險 內容詳情
2017年團體保險市場分析
 團體保險 2017-03-21 15:18:11

  伴隨著中國保險市場的快速發展,團險市場作為已開發國家保險市場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的發展也備受關注。但在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及政策支持條件下,團險市場的發展並不盡如人意。目前,比照已開發國家團體保險在人身保險中的地位,我國團體保險保費收入占人身保險保費收入的比重比較低,其中團體年金產品又占了大多數。從團體保險市場需求與供給的角度看,我國內地團體保險市場發展潛力雖然巨大,但有效真實需求有限,需求與供給兩方面均存在諸多問題。只有逐步解決這些問題,團體保險市場才能取得大的發展。現對2017年團體保險市場分析

  團體保險主導市場發展階段現狀

  自從1982年我國恢復人身保險業務開始,團體保險發展迅速。當時由於商業保險在中國剛剛起步,因此人們的保險意識十分薄弱,而人身保險意識尤為薄弱,若用保費規模來衡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身保險的保費只占整個保險市場的30%左右。而團體保險又屬於人身保險的範疇,在當時人身保險意識如此薄弱的前提下,團體保險仍發展迅速,其箇中原因就更值得探討。

  記者認為這主要歸功於人民保險公司的大力推動。20實際80年代初我國只有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這一家商業保險公司,直到1988年,人保都獨自掌控中國的保險市場,1988年以後,儘管有新的保險公司成立或進入中國,但人保仍處於主導地位,而人保對於團體保險業務的重視極大地推動了人身保險業務的發展。因為當時民眾整體保險意識薄弱,加之經濟情況並不十分樂觀,很少人主動投保人身保險。當時的人民保險公司為了儘快發展人身保險業務,將目光對準團體保險的選擇是明智的。由於當時保險業從業人員少,沒有過多的銷售人員推銷人身保險業務,只能通過單位代理推銷人身保險,幾乎都無健康告知和核保的需要。如果是團體保險的話,可以通過個人繳費並由企業代扣的方式統一交至保險公司統一辦理,節省了大量的銷售成本。而且一個團體內的人員的參保行為很容易對其他人造成影射,更容易爭取到更多的客戶。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當時的團體保險業務並沒有典型團體保險的特徵,對團體保險的概念僅止於團體投保和團體繳費。

2017年團體保險市場分析

  團體保險市場悄然走俏

  社會保險是國家的基礎福利制度,具有「低水平、廣覆蓋」的特點,而且醫保的保障非常有限,其對身故的人是沒有補償的,傷殘及重疾無法正常工作收入減少等,社會保險依然是無能為力的。我們平時說的醫療保險,其報銷也有數額和範圍的限制,重大疾病按比例報銷、有起付線、有封頂線等。遇到慢性病或者重疾時,需要花費大量的醫藥費等,個人負擔仍然非常重。因此,需要商業保險來做補充。

  商業保險種類繁多,幾乎涵蓋生活中人身、財產等各方面的風險,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靈活性。以意外險為例,保障解決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外來、突發、非人為故意、非疾病原因導致的人身傷害,大到意外身故、傷殘、燒傷等,都可以通過商業保險中的意外險解決,保額幾萬上百萬不等。

  2016-2021年中國團體保險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為何消費者對商業保險的認識還是非常有限、購買率低呢?首先商業保險高昂的費率也讓很多人對商業保險望而卻步,與投資掛鉤的險種收益率甚至還沒有定期存款的收益率高。許多用戶被不負責任的保險代理人欺騙,並且認為商業保險沒用。傳統保險的服務不足,理賠難飽受詬病,投保人被處處刁難。種種原因,讓人談保險色變。

  隨著網際網路保險的迅速興起,使得以企業為單位的團體保險悄然走俏,因其價格相對個人購買低廉、保障額度高,而且解決了小微企業的員工保障問題,因此受到企業主和員工的青睞。

  團體保險簡稱「團險」,是企業為員工在保險公司簽署的一份整體保險合同,當員工因疾病、傷殘、死亡時,保險公司提供補助醫療費用、給付撫恤金和養老保障計劃的保險。其因保費低廉、針對性強和操作靈活等特點廣受企業和員工的歡迎。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團體保險相關研究報告
團體保險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