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415.6萬噸,同比增長5.4%。纖維生產的高技術壁壘,以及高額的資金投入,使得整個市場行業集中度非常高。以下對纖維行業政策分析。
纖維行業政策分析,2018年6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為470.7萬噸,累計值為2461.1萬噸,同比增長12.6%,累計增長8.4%。7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為451.1萬噸,累計值為2920.3萬噸,同比增長13.4%,累計增長8.5%。纖維行業分析指出,8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為442.4萬噸,累計值為3337.2萬噸,同比增長13.9%,累計增長9.9%。9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為415.6萬噸,累計值為3741.4萬噸,同比增長5.4%,累計增長8.4%。
2018年1-9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分月數據
為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和產品開發,允許粘膠纖維企業、科研機構等單位建設一條用於小試或中試的年生產能力不大於5000噸、產品差別化率高於90%的生產線,重點用於技術研究、產品開發等。現從三大問題來分析纖維行業政策。
纖維行業政策分析,從非標生產線向標準生產線的過渡是保證產品質量的先決條件。工藝參數的調試需要製造設備來實現,將工藝參數輸入在控制器上,一個牽引機上好幾個輥,速度都要調節好,關鍵是微振動,幾乎測不到的震動都會影響產品性能。干噴濕紡工藝,噴絲頭與液面的距離是非常嚴格的,液面波動將會影響凝固效果。
工藝參數是國產碳纖維的命根,需要真正定下心來去研究這些參數的每一項,一個參數造成的缺陷不算多,可是很多參數沒有優化,最後的碳纖維就差了十萬八千里了。纖維行業政策分析,還有就是我們如果要優化這許多的參數,需要一個龐大的試驗計劃,有誰能有資金支持這些實驗呢。為了儘早做出產品,都在不斷妥協妥協,結果卻造不出好產品。
我們很多企業能夠做出號稱T300水平、T700、T800、T1000水平碳纖維,只是不是太均勻。一根纖維應該是均勻直徑,均勻物相,每一段纖維都與整根纖維一樣,強度在一定範圍內。纖維行業政策分析,在一根纖維上不同地方截取一段纖維,如果它們的強度比較均勻則是好纖維。這是臨門一腳,我們的功夫就差在這裡。
纖維行業政策分析,中國化纖協會正在積極進行協調溝通,希望再生纖維製品能被列入政府採購名錄。同時,在擴大再生纖維的市場中,引導我國消費者的認知很關鍵,其實很多國際品牌很認可再生纖維。過去,我國大眾對再生纖維存在一些誤解,但其實,再生纖維製品是非常安全的。今後,全社會在這方面應該加強對大眾的科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