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是化工的一種,它可以分為碳纖維、化學纖維、合成纖維、人工纖維等。市面上比較流行的化學纖維,常用於紡織、化工、服裝等領域。我國是纖維大國,每年的年產量都在以0.5%的速度增長,江蘇、福建和浙江的產量是最多的。截止2021年我國纖維市場規模達到293億元,同比去年增長了1.16%。下面就跟隨筆者來看下纖維行業分析。了解一下纖維行業發展趨勢。
石油是纖維主要的原材料,隨著經濟的穩定增長,汽車保有量的上升,有機化工行業進入高速增長階段等原因,原油加工量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充足的原料保障間接促進了纖維行業的發展。據纖維行業分析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石油加工產量為70355.4萬噸,同比增長4.3%。
從產量各省份分布情況來看,2021年我國化學纖維產量前三的省份為浙江、江蘇和福建,產量分別為3209.61萬噸、1625.34萬噸和1029.66萬噸。
從產量細分結構來看,2020年我國化學纖維主要細分產品包括粘膠短纖、粘膠長絲、錦綸、滌綸、腈綸、維綸、丙綸、氨綸大類產品。其中產量前三的產品為滌綸、錦綸和粘膠短纖,產量分別為4922.75萬噸、384.25萬噸和378.97萬噸。
目前,疫情危機疊加原油暴跌,經濟動盪風險提升,纖維行業運行發展壓力加大,但同時積極因素仍然存在,行業抵禦下行風險的韌性日漸增強,也不具備進一步長期持續下行的空間,針對疫情的影響,國家已開始出台各種扶持政策,幫助企業逐步緩解經營壓力。纖維行業分析指出,纖維行業平穩發展依然是大趨勢,行業發展要著眼於長遠發展,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把握產業優化升級、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綠色發展等新機遇。
1、功能性紡織新材料整體技術進步顯著
我國高性能纖維的技術水平、產業化開發也取得重大突破。纖維行業分析指出,未來將進一步提升與突破高性能纖維重點品種關鍵生產和應用技術,進一步提高纖維的性能指標穩定性,同時拓展高性能纖維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先進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和電力等領域的應用。
2、纖維深入循環再利用
建設生態文明、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推行綠色的發展和生活方式,循環經濟是推行綠色發展的具體實現模式和依靠,而循環再利用纖維行業也是紡織工業綠色發展的組成部分,是廢舊聚酯瓶片、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的主要方向之一。
以上就是小編對纖維行業分析和纖維行業發展趨勢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