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過度採集,地球上的各類資源急劇減少,另外環境保護的呼聲日益漲高,使得很多中藥材不能依賴野生採集,必須考慮人工培育。隨著中醫行業的快速發展,中藥材種植市場前景大好。
目前,我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草藥產出國,目前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100多萬畝,常用品種的種植基地有430個,年產中藥材接近900萬噸。一些傳統的藥材主產區,都把中藥材種植業列為當地的支柱產業。
我國中藥材種植主要分布在湖南、貴州、甘肅、陝西、遼寧、廣東等幾個省市。據統計,2014年我國中藥材產量達到352萬噸,產量較上年同期增長6.0%;消費量為349.7萬噸,消費規模同比增長8.7%。2015年我國中藥材產量約為363.8萬噸,產量較上年同期增長3.35%;消費量為350.6萬噸,消費規模同比增長2.3%。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發展前景一片美好的產業,「科學技術」這個「第一生產力」卻還遠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中藥材從種到收仍在沿用傳統的人工作業方式,種子退化、土地重茬等問題一直困擾著藥農。近日,有關專家再次強調,中藥材種植業面臨的種種困境,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國際市場的開拓形成了全方位的制約。
從目前我國中藥材市場行情來看,珍貴藥材仍然是市場的主角,由於珍貴藥材利潤空間大、市場需求量高,因此不少中藥材種植戶紛紛改種枸杞子、黨參、靈芝等珍貴藥材。在珍貴藥材市場容量有限的情況下,珍貴藥材種植規模的擴大無疑會加劇行業競爭。
此外,除了行業競爭日益激烈,中藥材生產成本持續加大也是藥材行業的一大現狀。農村勞動力的銳減、珍貴藥材的扎堆生產等因素都導致了中藥材種植成本的上漲。例如在今年在金銀花主產區,由於價格過低,就出現了漫山遍野待採花無人採摘的尷尬局面。那麼,中藥材行業如何突破現狀、取得更為廣闊的發展呢?
隨著大健康時代的到來促使醫藥行業剛性需求迅猛增長,中藥材行業也開始邁入蓬勃期,但激烈的行業競爭使得部分企業不能大展拳腳,尋求新的市場成為行業當前的重點,而網際網路或將成為行業脫穎而出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