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作為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之一,深圳市近期由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聯合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深圳證監局等多部門共同印發《關於統籌做好深圳綠色金融大文章支持碳達峰試點城市建設的行動方案》,系統性部署綠色金融市場建設。通過強化多層次資本市場功能、創新融資工具和優化資源配置,深圳正加速構建覆蓋新能源全產業鏈的金融服務體系,為實現"雙碳"目標註入強勁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新能源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方案明確提出要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與創業投資優勢,重點支持新能源、節能環保及高端能源裝備等領域的企業上市和再融資。通過引導募集資金精準投向節能減排項目與綠色低碳轉型領域,深圳將打通科技企業成長周期中的資金堵點,助力清潔能源技術研發與產業化落地。此舉不僅為光伏、儲能等新興產業提供長期資本支撐,更通過市場機制篩選優質項目,推動資源向高效益的綠色產業集中。
針對綠色基建項目的融資需求,方案支持符合條件的新能源發電站、污水處理廠及低碳交通設施開展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通過將存量優質綠色資產證券化,深圳有望突破傳統融資渠道局限,為項目運營提供穩定現金流來源。這種"投建營"一體化模式既緩解政府和企業資金壓力,又為投資者開闢了長期限、低風險的綠色金融產品選擇。
在產品創新方面,方案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主題的資產管理產品,覆蓋公募基金、保險資管等多元化形態。同時支持成立專注綠色產業的私募股權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形成"天使投資風險投資併購基金"全鏈條資本生態。這種多層次的產品矩陣既能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又能為新能源技術商業化提供從早期孵化到成熟擴張的持續資金保障。
深圳通過整合央行貨幣政策工具與地方產業扶持政策,建立跨部門協作機制確保行動方案落地見效。例如對符合標準的綠色項目給予再貸款優先支持,或在上市輔導階段提供綠色通道服務,形成"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的雙重驅動。這種系統性設計既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又提升金融機構參與綠色金融的積極性,為全國碳達峰城市提供了可複製的經驗模板。
此番深圳打出的綠色金融組合拳,以新能源產業為核心抓手,在融資渠道拓寬、資產盤活創新和投資工具開發三大維度實現突破。通過政策協同與市場機制的有效結合,不僅加速了本地清潔能源產業集群的形成,更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碳達峰路徑。隨著方案各項措施的深入推進,深圳有望成為全球綠色金融創新高地,為我國"雙碳"目標貢獻先行示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