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美國眾議院共和黨提出的稅收改革方案引發廣泛關注,該法案計劃取消多項清潔能源消費者激勵措施,包括電動汽車購置補貼和住宅節能改造稅收減免。若提案通過,美國家庭需在2025年底前完成相關消費決策以享受現有優惠政策。分析顯示,這些政策調整將直接影響超過340萬家庭的年度能源支出,並改變未來七年清潔能源投資格局。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消費者購買新電動車可獲得最高7500美元的聯邦稅收減免,二手電動車補貼達4000美元,租賃時車企還可直接提供優惠。根據最新提案,這些政策將在2025年後全面取消,比原定《通脹削減法案》規定的2032年有效期提前近七年。值得注意的是,通用、特斯拉等已售出超過20萬輛電動車的廠商將無法享受最後一年過渡期(延長至2026年)。
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已達7.5%,較去年同期增長0.5個百分點。專家建議消費者儘快通過經銷商直接申請前置退稅,以降低購車成本並簡化稅務流程。
針對住宅節能升級的稅收減免也將同步終止。安裝太陽能板、熱泵等設備可享受30%成本抵扣(每年最高3200美元),而燃料電池等項目無金額上限。現行政策下這些優惠持續至2032年,但新法案將結束日期提前到2025年後。
財政部統計顯示,2023年已有超過340萬美國家庭通過此類抵免獲得80億美元補貼。能源專家指出,若法案生效,今年內完成節能改造的家庭仍可申請最後一批稅收減免。
共和黨方案將氣候激勵措施的撤銷作為資金來源,預計十年間通過取消電動車和家庭能效抵免籌集7070億美元。但分析同時顯示,綜合其他支出後整體法案可能使聯邦赤字增加3.3萬億美元。
黨內分歧或影響最終文本:保守派要求更嚴格減支,中間派反對福利削減,而藍州共和黨人則力圖擴大地方稅抵扣範圍。參議院審議階段的變動仍存在不確定性。
總結:
隨著2025年截止日期臨近,美國家庭正面臨清潔能源激勵政策的重大轉折點。電動汽車購置窗口和住宅節能改造的時間窗口即將關閉,消費者需在年底前完成相關決策以充分利用現有優惠。儘管法案可能在國會審議中調整細節,但其對美國低碳轉型的長期影響已引發廣泛討論。政策變動不僅改變個人財務規劃,更將重塑未來數年清潔能源市場的發展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