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美國參議院於近期通過一項決議,禁止加州實施2035年全面停止銷售純汽油車的計劃。這一決定不僅影響了全美三分之一的汽車市場(包括其他11個已採納該目標的州),更引發了圍繞電動汽車推廣、環境政策及聯邦與州權責劃分的激烈爭論。隨著相關法案可能提交至總統簽署,美國汽車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監管不確定性。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參議院投票結果直接針對加州此前獲得的國家環境保護局(EPA)豁免權限。該豁免允許加州強制要求到2035年時,至少80%的新售車輛為零排放車型。作為美國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之一,加州的政策曾被視作推動全美電動汽車普及的關鍵槓桿。此次否決若最終實施,將迫使其他11個跟隨加州標準的州重新調整減排規劃,覆蓋約3600萬人口的汽車市場面臨新規倒退風險。
聯邦層面廢除EPA豁免的舉措被視為汽車製造商的重大勝利。通用、豐田等車企曾多次表示,需要更靈活的時間表來平衡技術轉型成本與市場需求。然而,環保團體認為此舉將導致空氣污染加劇,並延緩氣候目標實現。數據顯示,若政策逆轉成功,加州預計因額外污染物排放產生的醫療支出可能增加450億美元,這一數字成為州政府發起法律挑戰的核心依據。
與此同時,眾議院通過的配套法案進一步動搖電動汽車發展基礎:取消7500美元聯邦稅收抵免,並計劃從2028年起逐步終止電池生產補貼。此外,該法案還新增每年250美元的電動車道路維修費,並放寬對車企排放標準的要求。分析指出,若這些措施生效,汽車製造商可能推遲電動車型投產,而消費者購車成本將顯著上升。
加州政府明確表示將通過法律途徑對抗聯邦決策。州長辦公室強調,參議院行動違反了《清潔空氣法案》賦予加州的特殊權限,並稱其為「違憲干預」。這場爭議不僅關乎環保目標與產業利益,更觸及美國憲法中關於州權與聯邦監管邊界的長期辯論。隨著訴訟程序啟動,電動汽車政策走向或將在法院與立法機構間反覆拉鋸。
總結:多方角力下的未來不確定性
此次政策衝突折射出美國在能源轉型中的深刻分歧——聯邦政府試圖統一監管框架以降低車企負擔,而州一級則堅持通過嚴格標準推動減排。無論是加州的80%電動車目標、EPA豁免權的存續,還是稅收抵免的取消時間表,都將成為未來幾年法律與政治博弈的核心議題。對汽車行業而言,政策搖擺可能加劇投資風險;而對於氣候行動支持者來說,2035年關鍵節點能否達成既定目標,將取決於這場聯邦與州權力爭奪戰的結果。